[发明专利]制造用于机动车的复合玻璃板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2612.6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7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S.吉莱森;P.鲍尔勒;J.J.布里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
主分类号: | B32B17/10 | 分类号: | B32B17/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韦欣华;周李军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用于 机动车 复合 玻璃板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制造用于机动车的复合玻璃板(10)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至少在发光二极管(18)的区域中借助毗邻第一玻璃板或第二玻璃板的外表面或与第一玻璃板或第二玻璃板的外表面隔开布置的热源将塑料薄膜(16)加热成可流动状态;并将发光二极管(18)在排挤塑料薄膜(16)的预定体积(V)的情况下装入加热成可流动状态的塑料薄膜(16)中。在将所述发光二极管装入塑料薄膜中后,将第一玻璃板(12)和第二玻璃板(14)通过插入其间的塑料薄膜(16)层压。
本发明涉及制造用于机动车的复合玻璃板的方法。
传统上,在复合玻璃质玻璃板的各玻璃板之间布置电子元件,以根据使用目的执行不同任务。CH 698260 B1例如公开了具有借助导电氧化物或金属而半透明涂覆的柔性聚合物薄膜例如PET以及具有经由导电粘合点接合的电子部件的嵌入元件,其中该导电涂层与部件之间的导电粘合点受不导电的增强粘合点的保护而免受压力、拉力或剪切力。
此外,EP 2100722 A2公开了层压在挡风玻璃中,即布置在挡风玻璃的借助热塑性中间层相互接合的外玻璃板和内玻璃板之间的光传感器。由此可以紧凑地提供具有集成的光传感器的挡风玻璃,不需要后续安装光传感器。该光传感器被设计为电路板上的倒装芯片光电二极管的形式。但是,上述解决方案的缺点在于,各电子元件与热塑性中间层相邻地布置,以致它们毗邻中间层并且该中间层因此补偿各电子元件的厚度。因此要求使用尽可能薄设计的电子元件,以确保中间层可以抵消电子元件的厚度。因此,在使用较厚的电子元件时,当中间层不能够抵消电子元件的厚度并因此导致玻璃板中的应力时,可能不利地产生玻璃碎裂。
由WO 2007/057454 A1已知在通过辊对压延复合玻璃板的过程中将发光二极管嵌入软质热塑性中间层中。该操作方式的缺点是在通过机械力,特别是剪切力压延的过程中可能损坏发光二极管,特别是发光二极管的灵敏的电接头。
此外,必须将压延时的温度与发光二极管的嵌入相匹配,该温度任选地与压延操作的最佳温度有偏差。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制造复合玻璃板的改进的方法,该复合玻璃板使得能够使用更厚的电子元件,而不在复合玻璃板中产生应力。此外,该复合玻璃板应可以以尽可能少的次品而成本有利地制造。
根据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的制造用于机动车的复合玻璃板的方法实现。
本发明展示了制造用于机动车的复合玻璃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将塑料薄膜布置在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之间;并将发光二极管布置在塑料薄膜的表面上。
该方法此外包括至少在发光二极管的区域中将塑料薄膜加热成可流动状态;并将发光二极管在排挤塑料薄膜的预定体积的情况下装入加热成可流动状态的塑料薄膜中。这借助毗邻第一玻璃板或第二玻璃板的外表面或与第一玻璃板或第二玻璃板的外表面隔开布置的热源实现。通过热源,仅在塑料薄膜的一个区段或一部分中局部加热该塑料薄膜。因此,不像在复合玻璃板的层压,特别是压延时那样加热整个塑料薄膜。
在将发光二极管装入塑料薄膜之后,将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通过插入其间的塑料薄膜层压。术语“层压”在本发明中表示两个玻璃板通过插入其间的塑料薄膜接合,其中并非局部,而是将该塑料薄膜全部加热。因此,发光二极管的装入发生在将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借助热塑性中间层接合成复合体(“层压”)之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国圣戈班玻璃厂,未经法国圣戈班玻璃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26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