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紧急用拖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1773.3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43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大川哲史;坂口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盛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3B21/56 | 分类号: | B63B21/56;B63B21/1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任玉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急用 装置 | ||
一种紧急用拖航装置,具备:短拖缆,收容于船内,由纤维绳构成;设于短拖缆的一端侧的第1索眼以及信使绳兼拾取绳;标志浮标,设于信使绳兼拾取绳的前端侧;设于短拖缆的另一端侧的第2索眼以及引导绳;收容部,设于上甲板上的舱口围板内部,对信使绳兼拾取绳的至少一部分和引导绳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收容;强力端,设于上甲板上的上述舱口围板的外部,用于固定第2索眼;以及导缆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船舶因事故等不能自航时用来拖航的紧急用拖航装置。
背景技术
在海上人身安全所用的国际条约(SOLAS)中,对船舶因事故等不能自航时使用的紧急用拖航装置(Emergency Towing Arrangement)进行了规定。据此,紧急用拖航装置被要求分别装备于船舶的船头、船尾,且其中的某一个为预先安装型(Pre-rigged type)。
在预先安装型的紧急用拖航装置中,规定了在动力完全丧失(Black Out)的状况下,必须由1名本船侧操作员(拖轮上的人员除外)在15分钟以内使本船成为能够进行拖航的状态。
作为以往的紧急用拖航装置,已知有在短拖缆(towing pennant)中使用了钢丝绳(wire rope)的钢丝绳型、以及在短拖缆中使用了纤维绳的纤维绳型。
在钢丝绳型的紧急用拖航装置中,需要卷绕短拖缆的卷盘(drum),由于占据较多的空间,因此在设置于上甲板时,会给周边设备的配置带来较大的影响。另外,由于卷盘在上甲板上露出,因此容易暴露于风雨或海水的水花中而生锈。因此,提出了使用纤维绳并将纤维绳收容于船内的类型的紧急用拖航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95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将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紧急用拖航装置中,为了将固定短拖缆的强力端(strong point)设置于室内(不透水区域内),需要大量的船身的加强工程。另外,由于短拖缆贯通船身或间壁而向室外被拉出,因此需要在使短拖缆贯通的状态下对该部分防水处理成不透水等的工程。
本发明应对上述以往情况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在甲板上形成较大的设置空间、并且无需大量的船身的改造而能够简易地设置的紧急用拖航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紧急用拖航装置的一方式为一种紧急用拖航装置,配设于船舶,为了在紧急时对该船舶进行拖航而使用,其特征在于,该紧急用拖航装置具备:短拖缆,收容于船内,由纤维绳构成;设于上述短拖缆的一端侧的第1索眼以及连接于该第1索眼的信使绳兼拾取绳;标志浮标,设于上述信使绳兼拾取绳的前端侧;设于上述短拖缆的另一端侧的第2索眼以及用于将该第2索眼从船内向上甲板上拉起的引导绳;收容部,设于在上甲板上设置且能够开闭的舱口的舱口围板内部,对上述标志浮标、上述信使绳兼拾取绳的至少一部分和上述引导绳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收容;强力端,设于上甲板上的、上述舱口围板的外部,用于固定上述短拖缆的上述第2索眼;以及导缆孔,设于上甲板上,用于将上述短拖缆向船外拉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紧急用拖航装置,无需在甲板上形成较大的设置空间,并且无需大量的船身的改造,能够简易地进行设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配设有实施方式的紧急用拖航装置的船舶的纵剖面构造的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实施方式的紧急用拖航装置的主要部分概略结构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强力端的构成以及使用方法的图。
图4是表示强力端以及导缆孔的构成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盛株式会社,未经丰盛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17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绕多个轴线折叠的自行车
- 下一篇:辅助性地利用风力推动力的混合动力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