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胸外科护理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30856.4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26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宋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秀丽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管 导向嘴 引流管 穿孔 医用胶布 插入端 防护管 护理板 胸外科 基板 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 单独固定 固定效果 基板边缘 基板中部 球面结构 同一直线 置入口 护理 脱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胸外科护理板,包括基板、医用胶布、固定管和防护管,所述基板边缘及外侧设有所述医用胶布,基板中部设有用于穿放引流管的穿孔,穿孔外一侧设有四分之一球面结构的防护罩,穿孔外另一侧设有导向嘴,所述固定管一端固定在所述基板上并与所述导向嘴对应设置,固定管与导向嘴位于同一直线上,固定管外侧还套设有防护管;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以通过护理板对患者的引流管插入端进行单独固定,实现相对稳定的固定效果,避免引流管插入端与患者置入口发生脱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胸外科护理板。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术后一端时间内,引流管、水封瓶需要对患者进行引流,引流管置入一端的固定一般通过医用胶布固定在患者身上,引流管另一端与水封瓶连接并自由放置,引流管的长度一般都比实际使用需求长度要长,使得不小心碰到引流管或挂到引流管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仅对患者造成很大痛苦,也增加了术后护理工作,严重的还要对引流管进行重新置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对引流管进行有效固定的多功能胸外科护理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胸外科护理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医用胶布、固定管和防护管,所述基板边缘及外侧设有所述医用胶布,基板中部设有用于穿放引流管的穿孔,穿孔外一侧设有四分之一球面结构的防护罩,穿孔外另一侧设有导向嘴,所述固定管一端固定在所述基板上并与所述导向嘴对应设置,固定管与导向嘴位于同一直线上,固定管外侧还套设有防护管。
所述固定管和防护管前侧均设有轴向分布的开槽。
所述固定管内壁上还设有均匀分布的防滑凸起。
所述基板的内侧表面还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条状凸起,基板表面于条状凸起之间还设有透气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可以通过护理板对患者的引流管插入端进行单独固定,实现相对稳定的固定效果,避免引流管插入端与患者置入口发生脱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医用胶布、2基板、3穿孔、4防护罩、5导向嘴、6固定管、7防护管、8防滑凸起、9条状凸起、10透气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2所示:一种多功能胸外科护理板,包括基板2、医用胶布1、固定管6和防护管7,所述基板2采用厚度在1mm左右的塑料软板,基板2边缘及外侧设有所述医用胶布1,医用胶布1用于将所述基板2粘贴在患者的引流开口外侧,基板2中部设有用于穿放引流管的穿孔3,穿孔3外一侧设有四分之一球面结构的防护罩4,穿孔3外另一侧设有导向嘴5,使得引流管的引出部分一侧通过防护罩4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效果,防止引流开口被触碰,引流管引出后可以置入导向嘴5内并通过胶布进行固定,实现导流管的一次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秀丽,未经宋秀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308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引流液收集瓶
- 下一篇:一种儿科护理可视吸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