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光防水圈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29600.1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8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舒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德懋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0 | 分类号: | F16J15/10;F21V33/00;F21V23/06;F21V23/04;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圈 振动开关 发光体 发光 导光体 本实用新型 环形内圈 环形外圈 电源 电性连接 电源电性 拆卸 导光 观察 晃动 连通 组装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圈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发光防水圈,其包括环形外圈体和环形内圈体,环形外圈体和环形内圈体之间设置有导光体,导光体内设置有发光体、电源和振动开关;振动开关与所述发光体电性连接,振动开关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有导光体,可以便于操作人员在组装或拆卸防水圈时,便于对其进行识别,便于操作人员观察,防止其在漆黑环境或漆黑管道没法看到防水圈的情况发生;其中,当操作人员需要防水圈的导光体进行发光时,可以敲动或者晃动产品,使得产品发生振动,进一步,通过振动开关与电源和发光体连通,进而实现发光体发光,进而便于操作人员在漆黑环境中对防水圈进行观察和识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圈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发光防水圈。
背景技术
防水圈作为一种常用于产品进行防水的零件,需要安装到不同的产品的防水槽中,进而实现其防水效果。但防水圈安装到防水槽中后,由于槽中没有灯光,操作人员难以识别防水圈的位置,不易拆卸和组装;同时,有部分产品位于漆黑的环境,操作人员也难以观察到防水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发光防水圈,实现发光体发光,便于操作人员在漆黑环境中对防水圈进行观察和识别。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光防水圈,包括环形外圈体和环形内圈体,所述环形外圈体和环形内圈体之间设置有导光体,所述导光体内设置有发光体、电源和振动开关;所述振动开关与所述发光体电性连接,所述振动开关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振动开关包括导电外壳,导电外壳的两端向外延伸有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所述导电外壳与第一导电端子电性连接,所述导电外壳与第二导电端子绝缘连接;所述导电外壳内设置有导电滚珠,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之间设置有供导电滚珠活动的活动腔体;所述第一导电端子通过发光体后与电源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与电源的正极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导电滚珠为金属材质制成。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上还设置有防撞胶垫。
其中,所述发光体为多个相互串联的发光二极管。
其中,所述导光体为透明材质。
其中,所述环形内圈体和所述环形外圈体为橡胶材质。
其中,所述环形外圈体与所述导光体之间均匀间隔分布有若干个第一弹簧。
其中,所述环形内圈体与所述导光体之间均匀间隔分布有若干个第二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有导光体,可以便于操作人员在组装或拆卸防水圈时,便于对其进行识别,便于操作人员观察,防止其在漆黑环境或漆黑管道没法看到防水圈的情况发生;其中,当操作人员需要防水圈的导光体进行发光时,可以敲动或者晃动产品,使得产品发生振动,进一步的,通过振动开关与电源和发光体连通,进而实现发光体发光,进而便于操作人员在漆黑环境中对防水圈进行观察和识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光防水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开关与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2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1—环形外圈体 2—环形内圈体 3—导光体
4—发光体 5—电源 6—振动开关
7—导电外壳 8—第一导电端子 9—第二导电端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德懋机电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德懋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296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超声设备的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中心回转总成油管的试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