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26215.1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9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辉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1/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203 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淀池 曝气机 污水反应池 干燥池 污泥 光伏发电装置 污泥干燥装置 本实用新型 水处理系统 光伏发电 光伏 污水处理系统 电能转化 市电网络 污泥干燥 氧化分解 好氧池 排污管 连通 搬运 污染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水处理系统;包括光伏发电装置、污水反应池、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以及干燥池;污水反应池分别与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连通;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均设置有排污管通向干燥池;污水反应池内设置有曝气机,干燥池内设置污泥干燥装置,光伏发电装置为曝气机以及污泥干燥装置提供电能。本实用新型利用光伏发电提供曝气机以及污泥干燥时的电能,曝气机来增加好氧池中氧的含量,加速污染物的氧化分解;通过光伏发电的电能转化为热能来干燥的污泥,减少污泥的含水量,便于污泥的清理和搬运;减少污水处理系统对市电网络的依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广大的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得不到适当的处理,另外,改善农村地区的水环境污染成为我国环境问题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实践证明,在减少有机物排放的同时采用为反应池曝气的方式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减少相应的污染,但现有的曝气设备还依赖市电网络,加剧了农村用电紧张的程度;还有污水沉淀下来的污泥含水量较大,使污泥呈流体状,处理起来比较麻烦,导致污水沉淀池经常得不到清理,影响污水处理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光伏水处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光伏水处理系统;包括光伏发电装置、污水反应池、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以及干燥池;所述污水反应池分别与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连通;所述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均设置有排污管通向干燥池;所述污水反应池内设置有曝气机,所述干燥池内设置污泥干燥装置,所述光伏发电装置为曝气机以及污泥干燥装置提供电能。
进一步阐述方案,所述污水反应池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所述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内均设置曝气机;所述第二好氧池分别与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连通,所述第二好氧池和第一沉淀池之间、第二好氧池和第二沉淀池之间分别设置有水闸门;所述第二好氧池内设置有栅板,所述栅板在近水面设置有光催化氧化层。
进一步阐述方案,所述光催化氧化层为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层。
进一步阐述方案,所述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内均设置有刮泥装置,所述刮泥装置包括固定板、刮板以及驱动刮板转动的电机,所述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都设置为圆形沉淀池,所述固定板和刮板均沿着径向设置在圆形沉淀池底部,所述电机设置在圆形沉淀池中央,所述刮板的一端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固定;所述排污管设置在圆形沉淀池侧壁,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置在排污管管口处;所述排污管中部设置有污泥闸门。
进一步阐述方案,所述污泥干燥装置包括设置在干燥池底部的干燥台,所述干燥台位于排污管的污泥排出口的下方;所述干燥台上设置盛放污泥的干燥槽,所述干燥槽的侧壁设置为滤板,所述干燥槽槽底设置为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下方设置有发热线,所述发热线与光伏发电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阐述方案,所述光伏发电装置由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组成。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光伏发电提供曝气机以及污泥干燥时的电能,曝气机来增加好氧池中氧的含量,加速污染物的氧化分解;通过光伏发电的电能转化为热能来干燥的污泥,减少污泥的含水量,便于污泥的清理和搬运;减少污水处理系统对市电网络的依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号说明:1、第一好氧池;2、第二好氧池;22、栅板;23、水闸门;31、第一沉淀池;32、第二沉淀池;4、干燥池;41、干燥台;42、发热线;43、滤板;51、固定板;52、刮板;53、电机;54、排污管;55、污泥闸门;6、曝气机;7、太阳能电池板;8、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辉,未经王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262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