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振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923622.7 | 申请日: | 2017-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9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骁;吴国雄;周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东菱智能减振降噪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33/18 | 分类号: | H02K33/18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杨慧林;冯瑞 |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心磁极 磁缸盖 吸振器 驱动线圈 铁件 磁缸体 盘型 减振降噪 上下两侧 永久磁铁 薄壁式 中心孔 玻璃窗 侧盘 罩壳 申请 覆盖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吸振器,所述的吸振器包括磁缸体、覆盖在所述的磁缸体上的磁缸盖,所述的磁缸盖的中心孔中设置有中心磁极,所述的中心磁极下侧设置有一永久磁铁,所述的磁缸盖与所述的中心磁极之间具有一间隙,所述的间隙内设置有驱动线圈,所述的驱动线圈上固定有一铁件,所述的铁件位于所述的中心磁极上侧,所述的磁缸盖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盘型簧,位于上侧的盘型簧上固定在所述的铁件上,位于下侧盘型簧固定在所述的驱动线圈上。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吸振器,主要用于薄壁式罩壳、玻璃窗等的减振降噪。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吸振器。
背景技术
机械振动会产生各种危害,它常常是造成机械结构恶性破坏和失效的直接原因。结构的振动控制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科研工作者们研究对象,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如何有效地抑制结构的振动,同样是机械工程、航天航空、车辆工程等各个领域所关切的问题。
电磁分支电路阻尼技术作为一种新出现的减振技术,由于其具有响应速度快、作动力大、结构简单等特点,很快成为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热点。电磁分支电路阻尼吸振器利用了电磁学基本原理,首先,利用了闭合电路的导线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导线中就会产生电流的现象,然后,通过使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产生的安培力来提高结构的阻尼力,从而抑制结构的振动,同时,合理地设计分支电路,能使振动能量以焦耳热的形式耗散在电路中,从而实现结构的振动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振器。
本申请涉及一种吸振器,所述的吸振器包括磁缸体、覆盖在所述的磁缸体上的磁缸盖,所述的磁缸盖的中心孔中设置有中心磁极,所述的中心磁极下侧设置有一永久磁铁,所述的磁缸盖与所述的中心磁极之间具有一间隙,所述的间隙内设置有驱动线圈,所述的驱动线圈上固定有一铁件,所述的铁件位于所述的中心磁极上侧,所述的磁缸盖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盘型簧,位于上侧的盘型簧上固定在所述的铁件上,位于下侧盘型簧固定在所述的驱动线圈上。
优选地,所述的吸振器还包括一上盖,所述的上盖覆盖在所述的磁缸盖上,所述的上侧盘形簧及所述的铁件被容纳在所述的上盖内。
优选地,所述的磁缸盖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柱,所述的连接柱穿过所述的磁缸盖,位于磁缸盖上侧的所述的连接柱部分连接第一盘形簧,位于磁缸盖下侧的连接柱部分连接第二盘形簧。
优选地,所述的磁缸体与所述的磁缸盖之间通过多个连接件相互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驱动线圈用于连接交流电。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吸振器,主要用于薄壁式罩壳、玻璃窗等的减振降噪。在永久磁铁的作用下,在中心磁极与磁缸盖间的间隙中形成磁感应强度,驱动线圈插入间隙中,在驱动线圈中通以交流电,通电导体切割磁力线就会产生运动力。驱动线圈所产生的运动力通过上下2层盘型簧作用到磁缸盖上,并传递到磁缸体上,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振动力,其振动的频率就是信号的频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吸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磁缸体;2、磁缸盖;3、中心磁极;4、永久磁铁;5、驱动线圈; 6、盘型簧;7、上盖;9、连接件;10、连接柱;11、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东菱智能减振降噪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东菱智能减振降噪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236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塔形弹簧结构纵向振动线性马达
- 下一篇:一种磁式直线震动电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