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19404.6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1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洪铉轸;朴灿汀;李坰奂;姜相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豪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7/007 | 分类号: | F24F7/007;F24F11/65;F24F11/74;F24F110/50;F24F110/70;F24F110/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李丹丹 |
地址: | 韩国忠***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风部 吸入部 室内 排出部 空气净化过滤器 换气装置 室外 壳体 配备 本实用新型 全热交换器 热交换 挡板部件 开闭循环 排出空气 室内空气 室外空气 循环流路 室内外 温度差 再循环 减小 流路 排出 流动 净化 配置 | ||
1.一种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装置包括:
壳体,配备有室内吸入部、室内排出部、室外吸入部和室外排出部;
第一送风部,配备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且向所述室内排出部排出空气;
空气净化过滤器,配备在所述室外吸入部和所述第一送风部之间;
第二送风部,配备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且将流入所述室内吸入部的空气排出到所述室外排出部;
全热交换器,配置在所述第一送风部和所述空气净化过滤器之间,并且使向所述第一送风部流动的空气和向所述第二送风部流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循环流路,从所述室内吸入部连接到所述空气净化过滤器;以及
挡板部件,开闭所述循环流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热交换器包括:第一流入端,通过所述空气净化过滤器的空气流入所述第一流入端;第一排出端,形成在所述第一流入端的相反侧;第二流入端,通过所述室内吸入部流入到所述壳体内部的空气流入所述第二流入端;以及第二排出端,形成在所述第二流入端的相反侧,
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排气流路,所述排气流路从所述室内吸入部连接到所述第二流入端,
所述循环流路形成为从所述排气流路延长到所述空气净化过滤器和所述室外吸入部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部件配备在所述排气流路和所述循环流路的边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部件的开度率可调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装置包括开闭所述室外吸入部和所述室外排出部的百叶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热交换器和所述空气净化过滤器构成为向所述壳体的一侧面滑动,以能够在所述壳体中引入和引出。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装置包括:
灰尘传感器,测量室内空气中的灰尘浓度;
二氧化碳传感器,测量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空气质量传感器,测量室内空气中的恶臭物质浓度和氡浓度;
室内空气温度传感器,测量室内空气的温度;
室外空气温度传感器,测量室外空气的温度;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以所述灰尘传感器、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所述室内空气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室外空气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为基础控制所述第一送风部、所述第二送风部、所述百叶窗和所述挡板部件的操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灰尘传感器、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所述室内空气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室外空气温度传感器从所述壳体远离设置,
所述控制部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接收所述灰尘传感器、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所述室内空气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室外空气温度传感器测量的值。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装置具有:
换气净化模式,将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并且使室外空气通过所述空气净化过滤器后流入到室内;以及
强制排气模式,使用所述第二送风部的吸入力将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预设定的二氧化碳浓度以上,并且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的温度差在预设定的第一温度差值以上时,所述控制部操作所述第一送风部和所述第二送风部,打开所述百叶窗并关闭所述挡板部件,从而执行所述换气净化模式,
当室内空气中的恶臭物质和氡浓度在预设定的浓度以上时,所述控制部停止所述第一送风部并且操作所述第二送风部,打开所述百叶窗并且关闭所述挡板部件,从而执行所述强制排气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豪威株式会社,未经豪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1940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