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万吨级散货船的桅杆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19232.2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1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奋;杨锦轩;刘荣勇;陈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发展能源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发展航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5/00 | 分类号: | B63B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陈思泽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桅杆 万吨级散货船 信号灯 四棱台 雷达 机构形式 罗经甲板 平台安装 上细下粗 站立平台 传统的 固定的 中桅杆 主平台 攀爬 圆钢 支臂 直梯 艏楼 工作量 甲板 检修 稳固 国旗 | ||
一种适用于万吨级散货船的桅杆,涉及万吨级散货船领域,包括与罗经甲板或艏楼甲板固定的桅杆本体、设置在桅杆本体朝向船首一侧的用于攀爬的直梯,所述桅杆本体的中下部的若干用于安装信号灯的支臂,所述桅杆本体为四棱台,且顶部固定有主平台,用于放置主雷达或作为检修站立平台;所述主平台上设有辅助桅杆,用于锚灯或国旗;本专利通过在不同的平台安装不同的信号灯或雷达,均可实现前桅杆和后桅杆所需要的功能,适应性强,简化设计步骤,减少设计工作量;本专利中桅杆本体为四棱台,上细下粗的机构形式,比传统的圆钢构成的桅杆,更稳固,结构强度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万吨级散货船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适用于万吨级散货船的桅杆。
背景技术
随着居民生活条件的提升,电力资源的需求迅速增加,而我国主要的电力来源于火力发电,因此,提供火力发电的燃料——煤矿的需求不断增大。由于煤矿资源的形成需要具备一定的地理条件,其他煤矿贫瘠的地区需要依赖于运输来调度,主流的便捷运输途径为海运,为了提高煤矿运输的经济性,减少单次运输的成本,散货船的载货量需求逐渐增大,出现了更多万吨级的散货船。
对于万吨级散货船来说,为了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避碰规则1991》,需要设置前桅杆和后桅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由于信号灯布置的不同,一般会采取两种结构不同的桅杆,但在实际生产放样中,两种不同的结构会增加生产设计上的工作量,延缓生产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用于万吨级散货船的桅杆,其结构形式可以同时满足前桅杆和后桅杆的布置要求,降低设计人员的工作量,加快生产进度。
一种适用于万吨级散货船的桅杆,包括与罗经甲板或艏楼甲板固定的桅杆本体、设置在桅杆本体朝向船首一侧的用于攀爬的直梯,所述桅杆本体的中下部设有若干用于安装信号灯的支臂,
所述桅杆本体为四棱台,且顶部固定有主平台,用于放置主雷达或作为检修站立平台;
所述主平台上设有辅助桅杆,用于悬挂锚灯或国旗。
对于万吨级散货船而言,其罗经甲板或艏楼甲板的甲板空间较为宽敞,在其上固定桅杆时,可以不用精简桅杆的尺度,而主要考虑桅杆的结构强度和操作是否方便。本技术方案中,将桅杆本体设为四棱台,即用钢板焊接成内部具有空腔的四棱台,可以将信号灯、雷达等的电线从空腔内穿过,与驾驶室或艏楼内部电缆相接,避免电线暴露在外部,受外部环境的侵蚀,减少维修几率,延长使用寿命;其次,相对于一般由支柱构成的桅杆,本技术方案中的四棱台形桅杆本体,结构强度更高,维修人员上下攀爬时,稳定性更好。
为了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避碰规则1991》的要求,桅杆本体的中下部设有若干用于安装信号灯的支臂,更进一步地,所述支臂至少有三层,每相邻两层支臂直接间距至少为2米,且最底层的支臂距离罗经甲板或艏楼甲板的垂直距离至少为5米。所述支臂层数不宜过多,是为了缩短桅杆的总高度,减少维修安装人员上下攀爬的距离。
所述桅杆本体顶部设有主平台,当桅杆用作前桅杆时,主平台充当维修人员的临时站立场所,便于操作;当桅杆用作后桅杆时,主平台可以用来安装主雷达,且将主平台的尺寸适当放大后,留有一部分空间供维修人员站立。
本技术方案中,在主平台上设有辅助桅杆,当桅杆用作前桅杆时,可将锚灯设置在辅助桅杆顶部,保证锚灯的安装高度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避碰规则1991》的要求即可;当桅杆用作后桅杆时,可将挂旗国国旗固定在辅助桅杆顶部,以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避碰规则1991》中对后桅杆的布置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桅杆包括至少两根垂直杆、至少一根斜撑杆和固定平板;所述垂直杆和斜撑杆的底部固定在主平台上,顶部固定在固定平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发展能源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发展航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发展能源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发展航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192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万吨级散货船的驾驶甲板布置结构
- 下一篇:振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