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边走航边观测的大气激光雷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08724.1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0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鲍维俊;陈晓龙;王界;马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7/95 | 分类号: | G01S17/9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3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雷达 移动工具 走航 大气激光雷达 本实用新型 定位模块 观测 激光雷达数据 激光雷达系统 应用场景 地理位置 拓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边走航边观测的大气激光雷达系统,所述边走航边观测激光雷达系统包括激光雷达;移动工具,所述激光雷达固定在所述移动工具上;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设置在所述移动工具上。本实用新型拓展了激光雷达的应用场景,实现了激光雷达数据和地理位置的结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监测领域,具体地说涉及边走航边观测的大气激光雷达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大气颗粒物激光雷达都是部署在固定站点进行监测,只能实现对定点区域的评估分析,数据来源单一,分析方法和时效性滞后,无法满足快速执法的要求。如果要形成整个区域的监测,需要部署多台激光雷达,进行多区域覆盖,成本投入高,并且多台设备的数据联合分析也将存在较多的困难,难以说清楚整个地区的污染变化情况。
现有三维扫描装置自身并没有可视化功能。为了实现可视化功能,通常与云台摄像机配合使用,控制云台运动方向与三维扫描装置转动保持一致。由于是两个独立的装置,为了保证云台摄像机不遮挡三维扫描振镜的视角,云台摄像机低于三维扫描振镜高度,因此在同步转动时,就会出现有部分位置被振镜遮挡,形成摄像盲区。
在秋冬季节,昼夜温差大,特别是沿海地区,扫描振镜窗口镜内部会出现凝露现象。产生凝露的主要原因为当窗口镜外部温度较低时,由于热惯性,扫描振镜内部的温度高于窗口镜外部环境温度,振镜内部湿热的空气遇到低于露点的窗口镜表面时,水汽就会凝结在窗口镜内部形成露滴,从而产生凝露现象,特别是傍晚或清晨。若激光雷达的扫描装置出现凝露,会影响激光雷达的出光,从而影响激光雷达的数据监测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激光雷达数据和地理位置相结合的边走航边观测的大气激光雷达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边走航边观测的大气激光雷达系统,所述边走航边观测的大气激光雷达系统包括激光雷达;所述激光雷达系统进一步包括:
移动工具,所述激光雷达固定在所述移动工具上;
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设置在所述移动工具上。
根据上述的边走航边观测的大气激光雷达系统,可选地,所述大气激光雷达系统进一步包括:
三维扫描装置,所述三维扫描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适于测量光的穿过;
第一旋转体,所述第一旋转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旋转体包括:
第一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体内并反射所述测量光,所述第一反射镜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锐角;
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旋转体在底座转动,转动轴线为竖直方向;
第二旋转体,所述第二旋转体连接所述第一旋转体;所述第二旋转体包括:
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二反射镜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体内,测量光依次经过所述底座、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和出射窗口后射向外界,所述第二反射镜与竖直面间的夹角为锐角;
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件驱动所述第二旋转体在第一旋转体上转动,转动轴线为水平方向;
出射窗口,所述出射窗口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体上,适于测量光的穿过。
根据上述的边走航边观测的大气激光雷达系统,可选地,所述第二旋转体进一步包括:
入射窗口,所述第一反射镜上的反射光穿过所述入射窗口后被所述第二反射镜反射;所述第二旋转体内形成封闭的空间,所述封闭的空间充有干燥气体或为真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087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Y型光纤的透射式收发合置激光雷达系统
- 下一篇:共享汽车灯光辅助寻车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