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管切开术后去痰清理防护罩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07911.8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8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罩体 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 气管切开术 总气管 上端 排水管 穿插固定 干净卫生 环形水管 手术过程 痰液吸取 输氧 雾化管 吸痰管 氧气管 拆卸 传染病 佩戴 清洗 组装 清洁 节约 排放 痛苦 传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气管切开术后去痰清理防护罩,包括第一罩体、第二罩体、第三罩体以及总气管,第一罩体通过固定在第二罩体上端,第二罩体贴合固定在第三罩体的上端,总气管穿插固定在第一罩体、第二罩体以及第三罩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整体结构轻盈,减轻患者的佩戴负担,拆卸和组装十分简单,患者能够通过吸痰管将痰液吸取出来,并且通过接入氧气管和雾化管对患者进行输氧,功能齐全,操作简便,有效的节约了手术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能够通过环形水管清洗,再通过排水管排放出去,在手术过程中保持了防护罩内的清洁,干净卫生且避免了传染病的传播,具有很好的使用和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气管切开术后去痰清理防护罩。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手术作为抢救危重患者的一项重要措施,被广泛应用到各种手术中,如半喉手术(包括垂直半喉、声门上水平喉、次全喉)都必须气管切开,除耳鼻喉科手术以外气管切开手术也被应用到脑科、口腔科、骨科等手术中来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不经过口鼻呼吸,而是通过气管切开口来呼吸,气管切开口均需要佩戴气管插管。这样,气道会直接与外界相通,那么随之带来的呛咳、咳嗽咳痰问题一直困扰着医护人员,重则造成患者切口污染,感染肺部,以及病人之间或病人与医护人员之间的交叉污染,导致传染病的传播,轻则污染病房或手术室的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切开术后去痰清理防护罩,通过设计环形水管以及排水管,实现了手术时对防护罩内痰液的清理,解决了患者痰液造成环境污染和传染疾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气管切开术后去痰清理防护罩,包括第一罩体、第二罩体、第三罩体以及总气管,第一罩体通过固定在第二罩体上端,第二罩体贴合固定在第三罩体的上端,总气管穿插固定在第一罩体、第二罩体以及第三罩体的内部;
所述第一罩体上端中央位置开有第一连接孔,第一罩体的弧形面上开有通孔,通孔内插接安装有加水管,加水管上贯通连接有设置在第一罩体内部的环形水管,环形水管上开有圆周均布的喷水孔;
所述第二罩体弧形侧面的底部开有两个镜像设置的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内螺纹配合有排水接头,排水接头内插接有排水管;
所述第三罩体上端设有向内延伸的锥形环台,锥形环台与第二罩体的内侧壁形成收集槽;
所述总气管的上端插接在第一气管接头内,第一气管接头螺纹配合的第一连接孔内,第一气管接头上端通过转轴安装有第一密封圆板,第一气管接头上端插接有吸痰管;
所述第一气管接头的弧形面上贯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气管接头;
所述总气管的下端插接在第三气管接头内,第三气管接头下端插接有气管插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罩体为半球形壳体结构,第二罩体为圆环结构,第三罩体为上窄下宽的锥形环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罩体下端设有连接圆环,连接圆环内车有内螺纹,第一罩体通过连接圆环螺纹配合在第二罩体上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水接头上铰接有活动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罩体下端开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气管接头上通过转轴安装有第二密封圆板,两个第二气管接头分别用于连接氧气管和雾化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079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呼吸机
- 下一篇:一种气管套管防痰痰液收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