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倒棱机螺旋输送辊道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06770.8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1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袁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圆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江阴城南通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3/06 | 分类号: | B65G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赵海波;孙燕波 |
地址: | 2144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齿轮 螺旋辊 螺旋输送辊 齿轮箱 倒棱机 本实用新型 传动主轴 底座 单级锥齿轮传动 啮合 定位效果 输送过程 脱齿现象 依次布置 锥齿轮组 圆棒 维修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倒棱机螺旋输送辊道,它包括自前至后依次布置的多个螺旋辊底座(1),每个螺旋辊底座(1)上均设置有螺旋辊(2),每个螺旋辊(2)一侧均设置有齿轮箱(3),多个齿轮箱(3)之间穿装有传动主轴(4),所述齿轮箱(3)内设置有第一锥齿轮(6)和第二锥齿轮(7),所述第一锥齿轮(6)设置于传动主轴(4)上,所述第二锥齿轮(7)设置于螺旋辊(2)一端,所述第一锥齿轮(6)与第二锥齿轮(7)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一种倒棱机螺旋输送辊道,它采用单级锥齿轮传动,简化了传动机构,不易产生损坏,维修率低;另外锥齿轮组采用左右啮合方式,定位效果好,在圆棒输送过程中不会产生脱齿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倒棱机,具体是涉及一种倒棱机螺旋输送辊道,属于棒材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铁企业在进行钢材生产时,为了能够满足后道工序的要求,需要对轧制出的圆棒端部进行倒棱,以清除棒材端部的飞边、毛刺等缺陷,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及实用价值。倒棱装置的设计对棒材的倒棱速度、生产效率和质量都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钢厂大多采用砂轮倒棱机对棒材端部进行倒棱作业,现有的砂轮倒棱机通常包括磨削砂轮端面棱角的砂轮倒棱主机和螺旋输送辊道,圆钢棒材搁置在螺旋输送辊道上,随着螺旋输送辊的旋转,圆钢随着螺旋输送辊的转动作轴向运动及旋转进给滚动,砂轮对到达一定位置的圆钢端面棱角进行磨削。
目前的砂轮倒棱机其螺旋输送辊道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括多个螺旋辊支架,每个螺旋辊支架上均设置有一螺旋辊,螺旋辊一侧设置有一双级圆锥齿轮箱,多个双级圆锥齿轮箱之间穿装有一主轴,双级圆锥齿轮箱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一过桥轴,主轴与过桥轴下端之间通过第一圆锥齿轮组相连接,过桥轴上端与螺旋辊一端之间通过第二圆锥齿轮组相连接,这种螺旋输送辊道采用二级传动机构,其传动结构较复杂,容易产生损坏,维修率高,且设备重量较重,增加了生产成本;另外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锥齿轮组不可避免会产生一定磨损,由于二级圆锥齿轮组均为上下啮合,且圆钢棒材重量较重,在输送过程中容易产生抖动,从而造成脱齿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倒棱机螺旋输送辊道,它采用单级锥齿轮传动,简化了传动机构,不易产生损坏,维修率低;另外锥齿轮组采用左右啮合方式,定位效果好,在圆棒输送过程中不会产生脱齿现象。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倒棱机螺旋输送辊道,它包括自前至后依次布置的多个螺旋辊底座,每个螺旋辊底座上均设置有螺旋辊,每个螺旋辊一侧均设置有齿轮箱,多个齿轮箱之间穿装有传动主轴,所述齿轮箱内设置有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设置于传动主轴上,所述第二锥齿轮设置于螺旋辊一端,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配合,所述传动主轴前端或后端连接设置有减速电机。
所述传动主轴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连接轴,连接轴与连接轴之间通过夹壳式联轴器相连接。
所述减速电机输出端与最前侧或最后侧的连接轴之间通过第二联轴器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一种倒棱机螺旋输送辊道,它采用单级锥齿轮传动,与原先的双级锥齿轮传动相比,简化了传动机构,不易产生损坏,降低了维修率;且传动效率更好,减轻了设备重量,降低了20%~25%的材料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锥齿轮组采用左右啮合方式,定位效果好,在圆棒输送过程中不会产生脱齿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倒棱机螺旋输送辊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倒棱机螺旋输送辊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其中:
螺旋辊底座1
螺旋辊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圆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江阴城南通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圆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江阴城南通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067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硬壳电芯托盘上料回流滚筒线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360°翻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