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藻培养液低浓度二氧化碳补碳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903760.9 | 申请日: | 2017-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1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 发明(设计)人: | 薛命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海生巴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1/04 | 分类号: | C12M1/04;C12M1/02;C12R1/01 |
| 代理公司: | 南宁深之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3 | 代理人: | 黄南概 |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景***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培养液 输入管 气体输入管 气体稀释 法兰 二氧化碳 单向阀 低浓度二氧化碳 螺旋藻培养液 本实用新型 鼓风机 螺栓连接 螺旋藻 补碳 稀释 连通 传送机构 一端连接 培育仓 气压计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藻培养液低浓度二氧化碳补碳的装置,包括鼓风机、气体输入管、气体稀释管、单向阀和培养液输入管;所述的鼓风机与气体输入管连通;所述的气体输入管上设有气压计;所述的气体输入管上的法兰与气体稀释管一端上的法兰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气体稀释管上设有二氧化碳输入管;所述的气体稀释管另一端上的法兰与单向阀上的法兰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单向阀的另一端连接在培养液输入管的一侧;所述的培养液输入管内设有传送机构;所述的培养液输入管与螺旋藻培育仓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稀释二氧化碳浓度,并将稀释后的二氧化碳溶于培养液中,使得螺旋藻充分吸收培养液中的二氧化碳,避免碳源流失,提高碳源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螺旋藻养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藻培养液低浓度二氧化碳补碳的装置。
背景技术
螺旋藻是一类低等生物,原核生物,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丝状体,体长200-500μm,宽5-10μm,圆柱形,呈疏松或紧密的有规则的螺旋旋形弯曲,形如钟表发条,故而得名。具有减轻癌症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血脂等功效。螺旋藻是多细胞藻体,圆柱形螺旋状的丝状体,单生或集群聚生,藻丝直径5-10μm,先端钝形,螺旋数2-7个。藻体可以颤动和旋转运动,常像围绕着一个纵轴似地很快旋转,向前爬行。细胞内含物均匀,无真正的细胞核。由于体内的藻红素和藻蓝素等的数量不同,而呈现不同体色,如蓝绿色、黄绿色或紫红色等。并有纤弱的横隔壁。属原核生物的简单繁殖方式,可直接分裂。
大池培养过程中的管理是稳产高产的重要保证;控制培养液PH在10左右,方法是增加NaHCO3,增添或更换新鲜培养液,增加二氧化碳的供给等。目前螺旋藻养殖过程中注入高浓度的二氧化碳,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未能充分稀释,造成碳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以及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分稀释二氧化碳浓度,避免碳源的浪费的螺旋藻培养液补碳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螺旋藻培养液低浓度二氧化碳补碳的装置,包括鼓风机、气体输入管、气体稀释管、单向阀和培养液输入管;所述的鼓风机与气体输入管连通;所述的气体输入管上设有气压计;所述的气体输入管上的法兰与气体稀释管一端上的法兰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气体稀释管上设有二氧化碳输入管;所述的气体稀释管另一端上的法兰与单向阀上的法兰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单向阀的另一端连接在培养液输入管的一侧;所述的培养液输入管内设有传送机构;所述的培养液输入管与螺旋藻培育仓连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气体稀释管包括稀释管I和稀释管II;所述的稀释管I和稀释管II为中空圆柱形;所述的稀释管I上的法兰与稀释管II上的法兰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稀释管II内设有连接柱和圆柱;所述的圆柱沿着稀释管II的轴线水平放置;所述的连接柱竖直连接在稀释管II中间内壁上;所述的连接柱另一端连接在圆柱的中间位置上;所述的圆柱两侧分别套有至少两个扇叶。向稀释管I注入高浓度的二氧化碳,鼓风机吹进的空气,将空气稀释二氧化碳的浓度,稀释的二氧化碳被吹向稀释管II,稀释管II内的扇叶被风吹转动,使得二氧化碳与空气充分混合,进一步稀释二氧化碳的浓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传送机构包括电机和转轴;所述的转轴上设有螺旋桨;螺旋桨通过焊接的方式沿转轴轴向均匀分布;所述的螺旋桨为十个或者十个以上。转轴上的螺旋桨转动可将培养液推向螺旋藻培育仓以及使得二氧化碳充分溶于培养液,进一步提高螺旋藻的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提高碳源的利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培养液输入管上设有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口。检测二氧化碳浓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连接柱可为圆柱状或片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气体输入管内设有滤网。过滤空气中的粉尘,避免污染培养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海生巴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海生巴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037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用微生物菌剂用的发酵罐
- 下一篇:沼气发电专用废弃物处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