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纳米沥青混凝土城市道路路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00643.7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3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攀;孟旭;丁越;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C7/00 | 分类号: | E01C7/00;E01C11/22;E03F5/14;E03F1/00;E03F5/1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王学鹏 |
地址: | 45001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水区 绿化带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城市道路路面 本实用新型 防渗水泥 纳米沥青 砂砾 雨水 路缘石 上面层 土基层 下面层 垫层 隔开 非机动车道 海绵 混凝土 雨水净化系统 机动车道 颗粒脱落 路面积水 车辙 挡板 防水层 蓄水层 城市道路 绿化 | ||
1.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纳米沥青混凝土城市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将道路沿横向分为透水区和非透水区,所述非透水区位于透水区的内侧,所述透水区的外侧设置有绿化带,所述透水区的顶面与绿化带之间设置有路缘石,所述非透水区包括位于机动车道下方自下至上的土基层I、砂砾垫层I、水泥稳定碎石基层I、下面层I和上面层I,所述透水区包括位于非机动车道下方自下至上的土基层II、防水层、蓄水层、砂砾垫层II、水泥稳定碎石基层II、下面层II和上面层II,对于非透水区,所述上面层I用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铺设,下面层I用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铺设,对于透水区,其上面层II用大孔隙开级配排水式沥青混凝土铺设,下面层II用沥青稳定碎石铺设,所述透水区和非透水区之间由竖直向下设置的防渗水泥箱体隔开,所述路缘石下方设置有将透水区与绿化带之间隔开的防渗水泥挡板,所述绿化带下设有雨水净化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纳米沥青混凝土城市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水泥箱体包括靠近透水区的防渗水泥挡板壁I、靠近非透水区的防渗水泥挡板壁II以及设置在底部位于防渗水泥挡板壁I与防渗水泥挡板壁II之间的防渗水泥挡板壁III,所述防渗水泥箱体沿路面纵向每隔400-600m用防渗水泥阻隔板进行隔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纳米沥青混凝土城市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水泥挡板壁III与防水层密封连接,所述防渗水泥箱体的顶部盖有雨水篦子,所述雨水篦子上顶面与道路表面齐平,所述防渗水泥挡板壁II上沿路面纵向每隔2-4m设置成组的透水孔,所述透水孔分别位于蓄水层的上、中、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纳米沥青混凝土城市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水泥挡板的底部与防水层密封连接,所述防渗水泥挡板上设置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位于蓄水层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纳米沥青混凝土城市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层为碎石或砾石蓄水层,所述防水层由土工布或土工膜材质铺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纳米沥青混凝土城市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净化系统包括进水管、雨水净化装置、清水池、出水管,所述清水池通过进水管与防渗水泥挡板上位于蓄水层底部设置的出水孔连接,所述雨水净化装置设置在进水管上,所述清水池的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沿路面纵向每隔400-600m设置一组雨水净化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纳米沥青混凝土城市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雨水净化装置包括与进水管依次连接的雨水截污挂篮、雨水弃流装置和雨水自动过滤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未经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0064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防松动透水砖
- 下一篇:一种路面防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