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浸油式滑环的杯式盛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95496.9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5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董海防;罗福然;沙旭南;熊雪;邹天恺;俞力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海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31/02 | 分类号: | F16N3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薛云燕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环 外筒 轴承 动密封件 动盖 内环 本实用新型 静密封件 浸油式 杯式 密封 油密封效果 轴承安装 动密封 静密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浸油式滑环的杯式盛油结构。该结构包括基座、外筒、动盖、静密封件、第一动密封件、第二动密封件、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滑环外环、滑环内环;所述基座、滑环内环、滑环外环、外筒由内至外顺次设置,其中外筒与基座底部固定连接,基座、外筒的顶部分别通过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与动盖连接;动盖与滑环外环固定连接,基座与滑环内环固定连接;滑环外环通过第三轴承安装在基座的底部;基座、外筒的底部之间通过静密封件密封,基座、外筒的顶部与动盖之间分别通过第一动密封件、第二动密封件密封。本实用新型由于滑环动密封全在顶部,底部为静密封,因此盛油密封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浸油式滑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浸油式滑环的杯式盛油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滑环大多数是内部空气或内部充惰性气体的形式,因此不需要考虑漏油问题。中国专利CN 206322976U(申请日2016.07.29)公开了一种用于单点系泊系统的电力滑环装置,该电力滑环装置具有一高压输电滑环,高压输电滑环包括中心轴、定子、转子、触点模块和外壳体,中心轴的外圆周上设置为定子,导电环与外壳体之间设置为转子,导电接触组件为触点模块。外壳体与导电环均为固定部分,中间转子为转动部分,导电环与转子通过触点模块实现相对转动,滑环整体转动由滑环上、下两端轴承实现;且该滑环包括进油口与出油口,冷却形式采用浸油方式。上述这款滑环由于需要满足特定尺寸下传递高压大电流的要求,因此必须采用内部浸油形式。
但是,现有滑环的结构形式为上下动密封的形式,因此如果保持现有滑环的基本结构形式不变,仅仅单纯的内部注油,则会由于滑环底部存在动密封而导致滑环在长期工作下容易漏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漏油的浸油式滑环的杯式盛油结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浸油式滑环的杯式盛油结构,包括基座、外筒、动盖、静密封件、第一动密封件、第二动密封件、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滑环外环、滑环内环;
所述基座、滑环内环、滑环外环、外筒由内至外顺次设置,其中外筒与基座底部固定连接,基座、外筒的顶部分别通过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与动盖连接;动盖与滑环外环固定连接,基座与滑环内环固定连接;滑环外环通过第三轴承安装在基座的底部;基座、外筒的底部之间通过静密封件密封,基座、外筒的顶部与动盖之间分别通过第一动密封件、第二动密封件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包括中心轴及底座,二者固定相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动密封件安装在第一轴承上,第一轴承安装在滑环内环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动密封件安装在第二轴承上,第二轴承安装在支撑架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将两处动密封全部至于顶部,因此底部无漏油,漏油隐患小,盛油更可靠;(2)由于滑环动密封全在顶部,底部为静密封,静密封的密封效果优于动密封、且静密封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浸油式滑环的杯式盛油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浸油式滑环的杯式盛油结构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浸油式滑环的杯式盛油结构中外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浸油式滑环的杯式盛油结构中动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海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海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954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施工升降机防坠安全器的注油结构
- 下一篇:润滑脂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