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92404.1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9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晏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瑞诚坤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6/12 | 分类号: | F24F6/12;F24F13/20;F24F1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安娜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水 加湿器 漏孔 加湿装置 本实用新型 加湿器外壳 加水口 底座 空腔 拆开 加湿器技术领域 顶部设置 外壳顶部 外壳内部 中空部 内腔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加湿装置,涉及加湿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水不需拆开加湿器盖或者加湿器外壳、加水更方便的加湿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形成空腔;底座,所述底座用于与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外壳顶部设置有V型漏斗,所述V型漏斗的中空部形成加水口,所述V型漏斗的底部沿其圆周设有若干漏孔;所述加水口用于加水至所述V型漏斗中,所述V型漏斗的水能够通过所述漏孔流流至所述空腔。通过在外壳的顶部设置V型漏斗同时在V型漏斗的底部设置漏孔,加水不需拆开加湿器盖或者加湿器外壳,直接向V型漏斗处加水,水即可通过漏孔流入加湿器的内腔,不需在将加湿器搬来搬去,加水更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加湿器或香薰机,在需要加水时,大多需要拆开加湿器盖或者拆开加湿器外壳后才能加水,将加湿器进行拆装后在移走加水,加水后再进行组装使用,使得加湿器的使用很不方便,有鉴于此,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水不需拆开加湿器盖或者加湿器外壳、加水更方便的加湿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加湿装置,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形成空腔;
底座,所述底座用于与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外壳顶部设置有V型漏斗,所述V型漏斗的中空部形成加水口,所述V型漏斗的底部沿其圆周设有若干漏孔;
所述加水口用于加水至所述V型漏斗中,所述V型漏斗的水能够通过所述漏孔流至所述空腔;
所述外壳顶部沿着所述V型漏斗顶端的圆周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为水雾的出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
水槽,所述水槽设置于所述空腔中,水通过所述V型漏斗加入至所述水槽内,所述水槽的底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主支撑轴,所述主支撑轴设置于水槽中央,所述V型漏斗的底部与所述主支撑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主支撑轴的底部与所述水槽的底部成一体结构;所述主支撑轴内部中空。
进一步地,所述V型漏斗的底部通过连接旋轴与所述主支撑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旋轴与所述主支撑轴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出风。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旋轴的外径为3cm-5cm,连接旋轴的内径为1.8cm-2.5cm。
进一步地,还包括:
PCB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端,
雾化震片,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端并与所述PCB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雾化震片能够与所述水槽中的水接触,所述水槽内的水经所述雾化震片雾化后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吹出;
LED紫外灯珠,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端并与所述PCB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LED紫外灯珠能够穿透玻璃照射至所述水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水槽内腔设置有:分别与所述PCB电路板电性连接的高水位探测点和低水位探测点,
所述高水位探测点的高度小于水槽的深度且大于所述低水位探测点的高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
风扇,设置于所述主支撑轴的底端,用于为所述PCB电路板散热;
所述风扇产生的风吹入所述主支撑轴的内腔并由所述第二通孔吹出,用于加快水雾吹出。
进一步地,还包括:
开关,所述开关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开关与所述PCB电路板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瑞诚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瑞诚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924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湿器
- 下一篇:加湿装置以及具有该加湿装置的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