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磷酸铁锂电池模组中电芯单体容量一致性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91230.7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0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樊晓松;陆珂伟;刘怡;杨照军;时海江;朱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捷新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翁惠瑜 |
地址: | 20180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组 放电测试 电源单元 检测电池 一致性检测装置 磷酸铁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 单体容量 检测 电芯电压 控制模块 模组测试 产线 自动化 供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磷酸铁锂电池模组中电芯单体容量一致性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检测平台(1);电源单元,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1)上,用于为待检测电池模组上的BMS供电;放电测试单元,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1)上,用于为待检测电池模组进行放电测试;控制模块(2),分别连接所述电源单元、放电测试单元和待检测电池模组上的BMS,控制所述电源单元或放电测试单元工作,接收所述BMS测得的各电芯电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节省产线模组测试时间、自动化程度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检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磷酸铁锂电池模组中电芯单体容量一致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磷酸铁锂电池具有循环性能优良、安全性能突出、环境友好等优点,近些年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主流。但是,该体系电池在40%~70%SOC条件下,存在一个电压平台(3.295±5mv),而磷酸铁锂电芯出厂时SOC一般为50%左右,正好处于电压平台的范围内,因此,我们很难根据电池的电压判断电池的实际容量。
虽然电芯在制造时,企业会对其进行自放电测试,筛选出不合格品,但仍然无法保证所有出厂电芯具有完全一致的自放电特性,有少部分电芯自放电会稍微偏大。电芯在存储及运输过程中,会造成自放电稍大的电芯与自放电正常的电芯间存在容量差异,且随着时间的增加,容量差异会逐渐扩大。电芯在组装成模组时,考虑到成本问题,企业一般不会再对电芯进行容量测试,一般仅测量每片电芯的电压,而在电压平台内,我们很难根据电芯电压判断电芯的实际容量,这样装出的模组,也就很难保证电芯容量都是一致的。
电池系统企业在制造电池包(pack)时,为了保证产品的使用性能,pack中单体电芯容量差异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此在组装pack前,有些企业会对电芯容量差异较大的模组进行均衡,使得模组中电芯的容量差异不至于太大。用50%SOC左右的电芯组装成模组,模组的SOC也在50%SOC左右,要想知道模组中电芯的容量差异是否过大,必须对模组进行充电或放电,使其SOC不处于平台内,需要的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磷酸铁锂电池模组中电芯单体容量一致性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磷酸铁锂电池模组中电芯单体容量一致性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检测平台;
电源单元,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上,用于为待检测电池模组上的BMS供电;
放电测试单元,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上,用于为待检测电池模组进行放电测试;
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电源单元、放电测试单元和待检测电池模组上的BMS,控制所述电源单元或放电测试单元工作,接收所述BMS测得的各电芯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单元包括供电电源和第一开关,所述供电电源通过第一开关与待检测电池模组上的BMS连接,所述第一开关与控制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放电测试单元包括电池充放电测试仪和第二开关,所述电池充放电测试仪通过第二开关与待检测电池模组连接,所述第二开关与控制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相连接的控制上位机和报警器。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平台上还设有电池模组安装座。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运送待检测电池模组的机械辅助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捷新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捷新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912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高压绝缘检测装置
- 下一篇:电池安全实验工装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