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栅角度编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90537.5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0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健飞;施俊杰;刘兆云;支宏宇;郎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禹衡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34 | 分类号: | G01D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度编码器 光栅 轴承内环 滚动体 支撑环 旋转部件 穿过 本实用新型 轴承外环 轴承套 支撑 申请 轴承 制作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栅角度编码器,包括主轴;穿过所述主轴,设置于所述主轴外侧的轴承内环、设置于所述轴承内环与支撑环之间的滚动体;其中,所述支撑环用于固定所述滚动体和支撑所述光栅角度编码器中非旋转部件;穿过所述主轴,用于固定所述轴承内环的轴承套。本申请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将光栅角度编码器的轴承外环去掉,将轴承和主体制作成一体式,使支撑环除了支撑所述光栅角度编码器中非旋转部件,还起到固定滚动体的作用,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光栅角度编码器的体积与现有技术提供的光栅角度编码器相比,体积大幅度减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码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栅角度编码器。
背景技术
位置检测装置作为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检测位移量。其中以光栅编码器,光栅尺,旋转变压器,测速发电机等应用比较普遍。其中,光栅编码器从结构上划分,分为整体式和分体式两类。其中,整体式光栅编码器是自身有旋转基准,至少由轴系、圆光栅盘、读数头三个基本部分组成的。光栅编码器按准确度分为光栅旋转编码器和光栅角度编码器;具体地,准确度等级大于±20″级的称为光栅旋转编码器,准确度等级小于等于±20″级的为光栅角度编码器。
在现有技术中,光栅角度编码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1、发光组件2、光栅盘3、读数头4、信号处理器5和轴系结构6。其中,轴系结构6 包括:主轴61、支撑环65和轴承,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具体地,主轴61 与光栅盘3刚性连接;穿过主轴1,设置于主轴1外侧的轴承内环62、设置于轴承内环62另一侧的滚动体63;与滚动体63直接接触,用于固定滚动体63的轴承外环64,用于支撑所述光栅角度编码器中非旋转部件的支撑环65;穿过主轴61,用于固定轴承内环62的轴承套66。
然而,应用上述光栅角度编码器,固定轴承所需要的轴向尺寸过大,影响产品厚度;固定轴承所需要的径向尺寸过大,即现有技术中的光栅角度编码器的体积过大,影响其使用。
因此,如何制备体积更小的光栅角度编码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栅角度编码器,目的在于获得体积更小的光栅角度编码器。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光栅角度编码器,包括主轴;穿过所述主轴,设置于所述主轴外侧的轴承内环、设置于所述轴承内环与支撑环之间的滚动体;其中,所述支撑环用于固定所述滚动体和支撑所述光栅角度编码器中非旋转部件;
穿过所述主轴,用于固定所述轴承内环的轴承套。
优选的,所述滚动体包括轴承珠。
优选的,所述滚动体包括滚针。
优选的,所述滚动体包括圆锥。
优选的,所述光栅角度编码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轴与所述轴承内环之间,用于存放所述主轴与所述轴承内环之间的厌氧胶的存胶槽结构。
优选的,所述光栅角度编码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轴承内环与所述轴承套之间的密封装置。
优选的,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迷宫密封装置;其中,所述迷宫密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轴承上表面与所述主轴之间的第一密封盖和设置于所述轴承下表面与所述主轴之间的第二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光栅角度编码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轴和外壳之间的油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光栅角度编码器包括主轴、穿过主轴;设置于主轴外侧的轴承内环、设置于轴承内环与支撑环之间的滚动体;其中,支撑环用于固定滚动体和支撑光栅角度编码器中非旋转部件;穿过主轴,用于固定轴承内环的轴承套。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将光栅角度编码器的轴承外环去掉,将轴承和主体制作成一体式,使支撑环除了支撑光栅角度编码器中非旋转部件,还起到固定滚动体的作用,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光栅角度编码器的体积与现有技术提供的光栅角度编码器相比,体积大幅度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禹衡光学有限公司,未经长春禹衡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905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