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臭地漏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90159.0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1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尚文广;王汝鹏;曹复贵;白宇飞;韩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尚文广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筒体 外筒体 防臭地漏 上端 进水口 地漏 下端 本实用新型 外筒体内部 地漏本体 下端封闭 防臭效果 上端开口 向下延伸 出水口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臭地漏,包括地漏安装部以及安装在所述地漏安装部中的地漏本体,地漏安装部包括第一外筒体以及第一内筒体,第一外筒体上端设置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外筒体下端封闭,第一内筒体设置在第一外筒体内部,第一内筒体下端贯穿第一外筒体下端并向下延伸,第一内筒体上端设置有第二进水口,第一内筒体下端设置有第一出水口;地漏本体包括第二外筒体以及第二内筒体,第二外筒体上端开口,第二外筒体下端封闭,第二内筒体设置在第二外筒体内部,第二内筒体上端设置第三进水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且防臭效果好的防臭地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地漏,特别涉及一种防臭地漏。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家用装饰材料的需求量也是日渐增加,地漏就是其中一种最为常见的装潢配件,地漏虽小,却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环境卫生。其用于家庭卫生间、厨房、阳台等安装有下水管道的入口处,以将水流中的杂物进行过滤后再引导至相应的下水管道中,进行排放。然而,目前存在如下问题:市场上的普通地漏不具备将地面防水层上的积水引导至下水道中的功能;同时,下水道内部的生物及气味会从该地漏溢出,以至于家中异味频出,为人们生活带来不愉快。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良的地漏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有些还申请了专利。例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1956424B,一种同层排水地漏,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筒体、以及位于筒体上方的面板,所述筒体的进水口与面板相通并且所述的筒体与面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筒体的出水口处设有密封板,所述的筒体内设有一个能使所述密封板沿着筒体上下移动的导向机构,所述筒体的上部设有永磁铁一,所述密封板的下侧面设有永磁铁二,所述永磁铁一与永磁铁二相互吸引设置,在永磁铁一和永磁铁二吸引力的作用下所述的密封板抵靠在筒体的出水口处。
虽然这种结构的地漏具有封闭严密、不宜堵塞的优点。但在内筒体的内侧壁上还固定有密封圈,密封圈存在一定厚度,这导致整个出水口的尺寸进一步减小,整个地漏的单位时间出水量较小,很可能造成出水慢、出水不及时的现象发生。并且该密封圈与密封板的接触面积较小,一旦密封盖的位置发生一点偏移就容易导致密封失效,对密封、防臭性能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且防臭效果好的防臭地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防臭地漏,包括地漏安装部以及安装在所述地漏安装部中的地漏本体,其中:
所述地漏安装部包括第一外筒体以及第一内筒体,所述第一外筒体上端设置有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外筒体下端封闭,所述第一内筒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外筒体内部,且所述第一内筒体下端贯穿所述第一外筒体下端并向下延伸,所述第一内筒体上端设置有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一内筒体下端设置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内筒体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一外筒体的上端的上方,所述第一内筒体的下部侧壁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流水孔,且所述第一流水孔位于所述第一外筒体的底部上方并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相连通;
所述地漏本体包括第二外筒体以及第二内筒体,所述第二外筒体上端开口,所述第二外筒体下端封闭,所述第二内筒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外筒体内部,所述第二内筒体上端设置第三进水口,且所述第二内筒体上端外侧壁与所述第二外筒体上端内侧壁相连接形成封闭结构,所述第二内筒体下端设置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二外筒体内底部上方,且所述第二内筒体外侧壁与所述第二外筒体内侧壁形成有环形的流水通道,所述流水通道与所述第二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外筒体上部侧壁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流水孔,所述第二流水孔与所述流水通道相连通;
所述第二外筒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内筒体内部,且所述第二外筒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内筒体的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尚文广,未经尚文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901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