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卫生巾用双层穿孔吸收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9246.4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5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维军;李忠勉;吴军;金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川田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08 | 分类号: | B32B5/08;B32B21/02;B32B21/10;A61L15/60;A61F13/472;A61F13/53 |
代理公司: | 广东中亿律师事务所 44277 | 代理人: | 杜海江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材料 穿孔 卫生巾 短纤维 热熔性 吸收层 本实用新型 析出 环境友好 结构胶层 均匀排列 两层结构 木浆纤维 热压工艺 人体健康 纤维形态 相邻各层 一次成型 依次层叠 打孔 导流层 颗粒物 离型纸 面料层 透气孔 透气性 掉落 包膜 背胶 底膜 木浆 下层 防护 贯通 上层 环境保护 加工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卫生巾用双层穿孔吸收材料,该卫生巾包括由自上而下依次层叠的面料层、导流层、吸收层、防护底膜、背胶离型纸和包膜,上述相邻各层之间设置有结构胶层,吸收层开创性的采用双层穿孔吸收材料,采用两层结构,即上层用木浆和热熔性短纤维混合、下层由SAF、木浆纤维和热熔性短纤维方式,通过热压工艺一次成型,双层穿孔吸收材料设置有均匀排列的贯通的透气孔,由于SAF是纤维形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容易转移、析出和离散,这对环境友好和人体健康均带来正面影响,而且在对材料打孔加工时,不会有SAP颗粒物掉落,既达到环境保护和减少浪费,又可大大提升产品的透气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生用品,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卫生巾的双层穿孔吸收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一次性卫生用品的消费需求越来多。同时随着消费观念的日趋成熟和开放,消费者希望使用到更舒适透气和安全的产品。
常见卫生巾均使用木浆或无尘纸混合高吸收树脂SAP的方式作为吸收材料,由于SAP是颗粒形态,在卫生巾使用过程中,颗粒物容易通过面层转移到产品表面,而SAP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酸钠盐类物质,经过化学加工而成,具有一定比例单体残留,吸水后成凝胶状,如果转移到人体表面或体内,会给消费者带来潜在安全风险。
另外含有SAP的吸收材料在生产过程中,SAP容易掉落、离散,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操作人员也容易异物吸入,对健康造成危害,同时也造成较大浪费。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因素的考虑,本专利实用新型SAF替代SAP的方式,通过和木浆以及短纤维的混合制作成新型的卫生巾吸收材料。由于SAF是纤维形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容易转移、析出和离散,这对环境友好和人体健康均带来正面影响。
如上,由于SAF是纤维形态,在对材料打孔加工时,不会有SAP颗粒物掉落,既达到环境保护和减少浪费,又可大大提升产品的透气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卫生巾用双层穿孔吸收材料,该卫生巾包括由自上而下依次层叠的面料层、导流层、吸收层、防护底膜、背胶离型纸和包膜,上述相邻各层之间设置有结构胶层,所述吸收层使用双层穿孔吸收材料,采用两层结构,即上层为木浆层,用木浆和热熔性短纤维混合,下层为SAF混合木浆层,由SAF、木浆纤维和热熔性短纤维方式,通过热压工艺一次成型。
所述双层穿孔吸收材料设置有均匀排列的贯通的透气孔。
所述双层穿孔吸收材料的厚度为0.5-3毫米,克重为重量为80-300克/平方米。
所述透气孔的排布密度为5-30个/平方厘米。
所述双层穿孔吸收材料的吸水倍率为20-45倍。
所述双层穿孔吸收材料的透气率大于800mm/s。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卫生巾用双层穿孔吸收材料,开创性的运用SAF替代SAP的方式,通过和木浆以及短纤维的混合制作成新型的卫生巾吸收材料,由于SAF是纤维形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容易转移、析出和离散,这对环境友好和人体健康均带来正面影响,而且在对材料打孔加工时,不会有SAP颗粒物掉落,既达到环境保护和减少浪费,又可大大提升产品的透气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卫生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川田卫生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川田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92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