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堵排水槽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8835.0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6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丁如春;兰箭;毛婷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时代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42;E03F5/14 |
代理公司: | 广东国欣律师事务所 44221 | 代理人: | 王启胜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槽 槽体 第一槽 下水管道 内壁 室内 排水槽 防堵 弧面过渡 上端开口 下端密封 相对侧壁 相对侧面 向下凹陷 依次连接 影响房屋 锥形槽体 外凸起 上端 底面 弧面 下端 连通 杂物 流水 体内 堵塞 污水 垃圾 | ||
一种防堵排水槽,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槽体、第二槽体和第三槽体,第一槽体、第二槽体和第三槽体均为上端开口、下端密封的结构,第一槽体和第三槽体均为横截面为U形的槽体,第一槽体远离第二槽体的一端和第三槽体远离第二槽体的一端分别与室内下水管道连通,第二槽体为上端小、下端大的锥形槽体,第二槽体的内壁分别与第一槽体的内壁和第三槽体的内壁通过弧面过渡连接,第二槽体的两相对侧壁分别向外凸起,第二槽体的底面为向下凹陷的弧面;流水可以从第二槽体的两相对侧面与第二槽体内的垃圾和杂物外侧之间的空间流过,这样就能避免室内下水管道发生堵塞,从而能提高室内下水管道的过水能力,防止污水向室内倒灌,影响房屋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堵排水槽。
背景技术
目前,室内的地漏一般是直接与下水管道连通的,由于下水管道的结构较为规则,室内的垃圾和杂物掉落到下水管道后容易在下水管道内堆积,从而堵塞下水管道,这样不仅会影响下水管道内污水的正常排泄,甚至会造成屋内积水,影响房屋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堵排水槽,该排水槽槽体的两端与室内下水管道连通,垃圾和杂物掉落进该排水槽的槽体内后不易堵塞,从而能提高室内下水管道的过水能力。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堵排水槽,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槽体、第二槽体和第三槽体,所述第一槽体、第二槽体和第三槽体均为上端开口、下端密封的结构,所述第一槽体和第三槽体均为横截面为U形的槽体,所述第一槽体远离所述第二槽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三槽体远离所述第二槽体的一端分别与室内下水管道连通,所述第二槽体为上端小、下端大的锥形槽体,所述第二槽体的内壁分别与所述第一槽体的内壁和第三槽体的内壁通过弧面过渡连接,所述第二槽体的两相对侧壁分别向外凸起,所述第二槽体的底面为向下凹陷的弧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如前所述的防堵排水槽,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槽体、第二槽体和第三槽体上方的盖板,所述盖板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槽体的顶部开口正对的位置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S型过孔。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顶部固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凸条。
优选地,所述第一槽体、第二槽体、第三槽体和盖板均为不锈钢制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槽体、第二槽体和第三槽体的内侧面均涂覆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堵排水槽,由于第二槽体为上端小、下端大的锥形槽体,室内的垃圾和杂物通过盖板自然掉落进第二槽体内后,主要集中于第二槽体的底面中间区域,垃圾和杂物与第二槽体的两侧壁之间仍然会留有一定的间隔空间,这样流水通过间隔空间流过第二槽体,流水从第二槽体经过可以起到冲刷垃圾和杂物的作用,这样能够起到减少垃圾和杂物堆积的效果,从而能提高排水槽的防堵性能;另外,第二槽体的两相对侧壁的分别向外凸起后,加大了盖板的S型过孔正对区域的边缘与第二槽体的两相对侧面之间的空间,由于垃圾和杂物是从S型过孔竖直掉落到第二槽体内的,这样就增大了第二槽体的两相对侧面与第二槽体内的垃圾和杂物外侧之间的空间,从而使流水还可以从第二槽体的两相对侧面与第二槽体内的垃圾和杂物外侧之间的空间流过,避免室内下水管道发生堵塞,这样就能提高室内下水管道的过水能力,防止污水向室内倒灌,影响房屋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堵排水槽的第一槽体、第二槽体和第三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堵排水槽的第一槽体、第二槽体和第三槽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时代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时代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88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重防臭浮球地漏
- 下一篇:一种园林透水排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