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模多出挤压模具及铝型材挤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7605.2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29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孙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和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B21C2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淮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压模具 模具主体 预设夹角 进料模 本实用新型 铝型材挤压 间隔分布 模具修理 生产效率 孔设置 单孔 锐角 摆放 保证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模多出挤压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的进料模孔设置为相互间隔分布的多个独立单孔,各个进料模孔与水平线呈预设夹角摆放设置,所述预设夹角为锐角。本一模多出挤压模具具有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又保证了产品质量,方便模具修理生产,稳定性更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铝合金挤压模具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一模多出挤压模具及铝型材挤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高档汽车厂家对铝型材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将铝合金用于高要求光亮阳极氧化来装饰汽车外观,对氧化前的原材料要求极高,模具是生产的第一要因,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品质要求迫在眉睫。
如图1所示,传统的挤压模具10,铝合金在模具上是整体进料,模孔11是90°垂直水平线摆放,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铝合金整体进料挤出过程稳定性差,产品叠加摩擦,如果出现多支料样挤出速度不一致,在模具修理中会用打磨或电焊在定尺工作带周边,影响产品质量。
对此,本申请人结合过往经验不断改善前行,结合实际将模具设计进行优化,设计出一种一模多出挤压模具及应用该挤压模具的铝型材挤压系统,解决铝挤压素材生产中效率提高,保证产品表面品质,生产过程稳定性,模具修理便捷性和可控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又保证了产品质量,方便模具修理生产,稳定性更好的一模多出挤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一模多出挤压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的进料模孔设置为相互间隔分布的多个独立单孔,各个进料模孔与水平线呈预设夹角摆放设置,所述预设夹角为锐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料模孔按预设阵列分布在模具主体上,所述进料模孔与水平线成15°至40°夹角设置。
一种铝型材挤压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来料装置、熔炼装置、铸造装置、第一锯切装置、上述一模多出挤压模具、矫直装置、第二锯切装置,所述来料装置将铝锭送入熔炼装置,并经铸造装置铸造后送入第一锯切装置,所述第一锯切装置送出短棒产品并由上述一模多出挤压模具挤压出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铸造装置和第一锯切装置之间设置有用于均质处理的均质机,在第一锯切装置和上述一模多出挤压模具之间设置有预热装置,在一模多出挤压模具和矫直装置之间设置有淬火装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本一模多出挤压模具结构设计巧妙,布局紧凑,可以解决铝挤压素材生产中效率提高,保证产品表面品质,生产过程稳定性,模具修理便捷性和可控性的问题;本挤压模具将整体进料改为独立单孔,有效防止铝棒中杂质进入模孔,在修理支料样挤出速度不一致时,只修理模具的进料模孔,使其扩大或减小来控制铝合金在挤压中的填充量,调整其流速;由于只需调整模具进料孔而不涉及定尺工作带,表面质量得到大幅度改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挤出更稳定,提升了生产效率的同时又保证了产品质量;由于传统模具模孔90°垂直水平线摆放,在产品出料后自然叠加表面摩擦碰伤严重,在本挤压模具设计时,将进料模孔与水平线成预设角度夹角摆放,由于将模孔改角度,在出料后可以自然落差,有效避开出料后叠加表面摩擦碰伤,提升表面质量,提高效益,整体挤压模具也方便方便修理,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传统挤压模具整体进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挤压模具一模多出进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铝型材挤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和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淮安和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76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挤压成型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效硬质合金挤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