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智能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7152.3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7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潘思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思言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7/00;F04D29/52;F16M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1009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伸缩杆 底盘 处理器 检测器 蓄电池 太阳能智能 红外人体 导轨 轮子 红外感应器感应 本实用新型 便于携带 随身携带 制冷效果 转动吹风 体积小 下表面 伸缩 转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智能风扇,包括外壳(1)、风扇(2)、伸缩杆(3),外壳(1)上固定有一个以上的红外人体检测器(11),外壳(1)的底部固定有底盘(4),外壳(1)上设有导轨(12),风扇(2)通过伸缩杆(3)滑设在导轨(12)上,底盘(4)上固定有处理器(5)和蓄电池(6),底盘(4)的下表面有轮子(7),处理器(5)通过蓄电池(6)与红外人体检测器(11)连接并控制轮子(7)和风扇(2)转动,处理器(5)控制伸缩杆(3)伸缩。风扇能随身携带,能在体积小便于携带的基础上,放置在桌面上,由红外感应器感应人体和人体较为高温的部位并转动吹风,达到良好的制冷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领域,尤其涉及太阳能智能风扇。
背景技术
风扇是人们在夏天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传统的风扇体积大才能达到一定的制冷效果,随身携带的风扇往往制冷效果不佳且费电,而且由于扇风面积小,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手持使用,较为麻烦,因此需要一种能随身携带的风扇,能在体积小便于携带的基础上,放置在桌面上,由红外感应器感应人体和人体较为高温的部位并转动吹风,达到良好的制冷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随身携带的风扇制冷效果不好的缺点,提供太阳能智能风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太阳能智能风扇,包括外壳、风扇、伸缩杆,外壳上固定有一个以上的红外人体检测器,外壳的底部固定有底盘,外壳上设有导轨,伸缩杆一端固定风扇,其另一端固定于底盘,风扇通过伸缩杆滑设在导轨上,底盘上固定有处理器和蓄电池,底盘的下表面固定有两个以上的轮子,处理器通过蓄电池与红外人体检测器连接并接收其红外信号,处理器控制轮子和风扇转动,处理器控制伸缩杆伸缩。红外人体检测器感应人体,当没有人时,红外人体检测器感应不到人体存在并传送信号至处理器,则风扇停止转动,轮子和伸缩杆也保持原位;当有人存在时,红外人体检测器感应到人体信号,并将人体的温度信号传送至处理器,处理器控制轮子转动调整方向,处理器控制伸缩杆上下伸缩调节高度,并根据人体的最高温度部位调整风扇的转动强度,使风扇对准使用者且使用者移动时会跟着移动至相应的位置。
作为优选,外壳上固定有开关,开关包括控制风扇启动的第一按键、控制启动红外人体检测器的第二按键、调节风扇转速的第三按键和第四按键。第一按键能手动启动或者关闭风扇,第二按键启动或者关闭红外人体检测器,使处理器的系统开始运作,第三按键能手动调节风扇转速使风强度加强,第四按键能手动调节风扇转速使风强度减弱。
作为优选,外壳覆盖有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与蓄电池连接。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能传送至蓄电池储存,提供智能风扇使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能随身携带,能在体积小便于携带的基础上,放置在桌面上,由红外感应器感应人体和人体较为高温的部位并转动吹风,达到良好的制冷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外壳、2—风扇、3—伸缩杆、4—底盘、5—处理器、6—蓄电池、7—轮子、11—红外人体检测器、12—导轨、13—开关、131—第一按键、132—第二按键、133—第三按键、134—第四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思言,未经潘思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71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