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线体接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6838.0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2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钻辉智能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57 | 分类号: | B65G47/57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黄国勇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件 固定件 滑杆 固定设置 上端固定 线体 本实用新型 第二丝杆 第一丝杆 活动安装 安装箱 接驳机 机箱 线体固定 线体结构 左右运动 活动件 螺纹 下端 轴承 电机 第一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线体接驳机,包括机箱、电机,所述机箱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内侧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线体,所述第一安装件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安装件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滑杆、第二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的下端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分别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第一丝杆、第二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的外侧通过螺纹活动安装有活动件。本实用新型结构方面采用双层线体结构方式,下方线体固定,上方线体左右运动,结构紧凑,方便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体接驳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层线体接驳机。
背景技术
随着制造领域的不断发展,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其逐渐代替了传统的人工作业。目前,高自动化生产主要采用生产线的模式进行加工,或者采用高集成化的设备。采用生产线模式进行加工,设备之间如何更好合理的衔接,是一个技术问题,目前还没有比较通用的设备。采用高集成化的设备进行加工,虽然自动化程度有所提高,但这种设备往往比较复杂,制造、安装、拆卸及维护成本高,缺陷十分明显。
现有的装置存在以下不足:1、在实现手机全自动测试、手机自动贴标写码等过程中,由于存在部分工站需要时间较长,工站间不平衡造成整线效率低的问题,部分工站需要采用双线体操作;2、现有的装置在实现便于移动同时不能保证装置运行过程中的稳定,在保证运行稳定的同时不方便移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线体接驳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线体接驳机,,包括机箱、电机,所述机箱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内侧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线体,所述第一安装件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安装件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滑杆、第二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的下端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分别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第一丝杆、第二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的外侧通过螺纹活动安装有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分别套设在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的外侧,所述活动件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二线体,所述第一丝杆远离第二固定件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二丝杆远离第二固定件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活动连接,所述电机通过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机箱的外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第一丝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箱的的下端四角处分别活动安装有可调节底座,所述可调节底座与机箱之间活动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与可调节底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可调节底座的内侧活动安装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外侧活动安装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与安装箱之间通过铰链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线体与机箱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线体通过螺栓与活动件之间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丝杆、电机,通过在安装箱内侧自下而上安装第一线体、第二线体,且第一线体是固定安装,第二线体活动安装,启动电机,由于电机的输出轴端与第一丝杆固定连接,从而通过电机带动第一丝杆转动,由于第一丝杆远离第二固定件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皮带轮,第二丝杆远离第二固定件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皮带轮,并且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活动连接,进而带动第二丝杆同步转动,由于活动件分别与第一丝杆、第二丝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进而带动活动件在第一滑杆、第二滑杆上移动,从而带动第二线体移动,达到了通过线体接驳机实现部分工站双工站运作,实现整线的产能平衡,提高生产效率起到关键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钻辉智能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钻辉智能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68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水线转角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带分料机构的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