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延时关断控制的换气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5792.0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48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根;张德斌;黄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奥凯华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528467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体支架 延时开关 固定架 换气扇 控制板 后盖 固定设置 关断控制 可延时 面盖 扇叶 电机 延时时间调整 本实用新型 换气扇开关 电机固定 电路焊接 自动停止 输出轴 转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延时关断控制的换气扇,包括面盖、扇叶、延时开关控制板、电机、固定架、主体支架和后盖,所述固定架安装在主体支架上,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架上,所述扇叶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面盖固定设置在主体支架前端,所述后盖固定设置在主体支架后端,所述延时开关控制板设置在主体支架上,所述延时时间调整电路焊接在延时开关控制板。该设计在人离开时,关闭换气扇开关后换气扇会继续工作,工作时间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后,自动停止转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气扇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延时关断控制的换气扇。
背景技术
换气扇由电动机带动风叶旋转驱动气流,使室内外空气交换的一类空气调节电器。又称通风扇。换气的目的就是要除去室内的污浊空气,调节温度、湿度和感觉效果。换气扇广泛应用于家庭及公共场所。换气扇的产生与沿海地区的潮湿天气有关,在电风扇发明后日本人参考了电风扇吹风时会加快气体流动的原理,于1958年发明了换气扇,并最早在日本投产。早期的产品只能单向排气,故又称为排气(风)扇。1964年出现百叶窗式换气扇。上世纪 80年代起塑料开始大量使用,也就是今天的管道扇、百叶窗、橱窗扇等。2000 年左右在北美及西欧等发达国家伴随着中央空调的使用结合了风机的特征又发明了加压送风扇,也就是当今的分体管道扇、直流送风机和圆形鼓风机。
现有的换气扇在开关关闭后,即停止转动,无法在人走后继续换气,综上所述,现急需一种可延时关断控制的换气扇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延时关断控制的换气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系统性高,实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延时关断控制的换气扇,包括面盖、扇叶、延时开关控制板、延时时间调整电路、电机、固定架、主体支架和后盖,所述固定架安装在主体支架上,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架上,所述扇叶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面盖固定设置在主体支架前端,所述后盖固定设置在主体支架后端,所述延时开关控制板设置在主体支架上,所述延时时间调整电路焊接在延时开关控制板。
进一步地,所述延时开关控制板与电机均与延时时间调整电路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面盖和后盖均通过连接螺丝与主体支架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面盖、扇叶、延时开关控制板、延时时间调整电路、电机、固定架、主体支架和后盖,该设计在人离开时,关闭换气扇开关后换气扇会继续工作,工作时间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后,自动停止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面盖;2.扇叶;3.延时开关控制板;4.延时时间调整电路;5.电机;6.固定架;7.主体支架;8.后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奥凯华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奥凯华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57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快速挂墙的换气扇
- 下一篇:可以移动的倒置式工业大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