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残留酸溶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5397.2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2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荣;史卫东;钟国勇;肖睿;廖延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加华新材料资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4/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隋玲玲;张沪玲 |
地址: | 21444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釜本体 出料管道 出料口 底部出口 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 进料口 无残留 酸溶 顶端中间位置 封头中心 连接反应 生产效率 顶面 内壁 液料 后排 残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残留酸溶反应釜,它包括反应釜本体、进料口、出料口、出料管道和底部出口;所述反应釜本体顶端中间位置设置进料口,所述反应釜本体顶面最右端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下方设有出料管道,所述出料管道连接反应釜封头中心和出料口,沿着反应釜本体的内壁布置;所述反应釜本体底部设置底部出口。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出料管道和底部出口,可以在反应釜反应结束后排出全部液料,没有残留,不会影响到下一批次的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残留酸溶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可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进行设计。目前用于酸溶、草沉等反应的反应釜在使用出料后,反应釜的底部会残留液料,污染下一批次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无残留酸溶反应釜,排出全部液料,无残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无残留酸溶反应釜,它包括反应釜本体、进料口、出料口、出料管道和底部出口;所述反应釜本体顶端中间位置设置进料口,所述反应釜本体顶面最右端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下方设有出料管道。
一种无残留酸溶反应釜,所述出料管道连接反应釜封头中心和出料口,沿着反应釜本体的内壁布置。
一种无残留酸溶反应釜,所述反应釜本体底部设置底部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无残留酸溶反应釜,设计了出料管道和底部出口,可以在反应釜反应结束后排出全部液料,没有残留,不会影响到下一批次的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反应釜本体1、进料口2、出料口3、出料管道4、底部出口5。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无残留酸溶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进料口2、出料口3、出料管道4和底部出口5。
所述反应釜本体1顶端中间位置设置进料口2,所述反应釜本体1顶面最右端设有出料口3,出料口3下方设有出料管道4。
所述出料管道4连接反应釜封头中心和出料口3,沿着反应釜本体1的内壁布置。
所述反应釜本体1底部设置底部出口5,底部出口5连接管道通向残液槽。
反应釜反应结束后,液料通过出料管道4从底部向外排出。
反应釜反应结束后,液料通过底部出口5流向残液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加华新材料资源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加华新材料资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53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