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复健功能的医用护理床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3298.0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9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明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7/00 | 分类号: | A61G7/00;A61G7/05;A63B2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8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健 医用护理床 下肢瘫痪 床体 增重 分层式结构 前后支撑架 上肢肌肉群 承重钢丝 技术效果 可替换 平躺 | ||
一种具有复健功能的医用护理床,其特征在于,采用分层式结构设计,由床体、前后支撑架构成,下肢瘫痪患者可平躺在床体上通过承重钢丝拉动增重模块,从而达到运动上肢肌肉群,满足下肢瘫痪患者的个人复健;同时增重模块采用可替换设计,可根据医嘱增加或减少重量,达到满足医嘱运动强度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护理器械领域,尤其与一种具有复健功能的医用护理床有关。
背景技术
对于不同病症的患者,需要使用不同功能的专用护理床。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各类患者均需要定期进行肌肉运动,避免肌肉萎缩丧失运动能力,但是对于移动不便的患者,尤其是下肢瘫痪患者,很难进行全身活动,只能在护理床上进行简单的上肢活动,不能满足个人复健与医嘱运动强度的需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具有复健功能的医用护理床,对传统医用护理床进行改良,确保患者在不移动的前提下进行复健,进而达到改善下肢瘫痪患者的个人复健效果,并满足医嘱运动强度的技术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复健功能的医用护理床,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不足,采用分层式结构设计,由床体、前后支撑架构成,下肢瘫痪患者可平躺在床体上通过承重钢丝拉动增重模块,从而达到运动上肢肌肉群,满足下肢瘫痪患者的个人复健;同时增重模块采用可替换设计,可根据医嘱增加或减少重量,达到满足医嘱运动强度的技术效果。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具有复健功能的医用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设置于床体前端上方的前支撑架、设置于床体后端上方的后支撑架, 前支撑架的横梁上等间距固定设置有一组前滑轮,后支撑架的横梁上等间距固定设置有一组后滑轮,前滑轮与后滑轮上设置有承重钢丝,承重钢丝穿过前滑轮与后滑轮,承重钢丝前端设置有握把,承重钢丝在前滑轮下方设置有前限位模块,承重钢丝在后滑轮上方设置有后限位模块,承重钢丝尾端设置有挂钩,挂钩上设置有可替换的增重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采用分层式结构设计,由床体、前后支撑架构成,下肢瘫痪患者可平躺在床体上通过承重钢丝拉动增重模块,从而达到运动上肢肌肉群,满足下肢瘫痪患者的个人复健;同时增重模块采用可替换设计,可根据医嘱增加或减少重量,达到满足医嘱运动强度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医用护理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复健功能的医用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设置于床体前端上方的前支撑架2、设置于床体后端上方的后支撑架3, 前支撑架2的横梁上等间距固定设置有一组前滑轮4,后支撑架3的横梁上等间距固定设置有一组后滑轮5,前滑轮4与后滑轮5上设置有承重钢丝6,承重钢丝6穿过前滑轮4与后滑轮5,承重钢丝6前端设置有握把7,承重钢丝6在前滑轮4下方设置有前限位模块8,承重钢丝6在后滑轮5上方设置有后限位模块9,承重钢丝6尾端设置有挂钩10,挂钩10上设置有可替换的增重模块11。
当需要进行上肢复健时,首先按医嘱选择标准重量的增重模块11,将增重模块11挂在挂钩10上,患者将握把7向下拉,承重钢丝6在拉力作用下,将增重模块11挂上提,上提到一定高度后,患者缓慢释放握把7,此时前限位模块8与后限位模块9可以防止承重钢丝6过度移动,当握把7完全归位后,完成一次复健,患者可以根据医嘱要求,重复上述动作,进而达到运动上肢肌肉群,满足下肢瘫痪患者的个人复健要求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明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明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32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