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髌骨多轴万向接骨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0505.7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6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梁华钦;顾兴祥;赵振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荷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汤婷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体部 髌骨 接骨板 接骨 万向螺钉 多轴 万向 本实用新型 复杂粉碎性 弧形内表面 角度植入 外表面相 准确定位 镂空窗口 髌骨骨折 螺钉 适配 外周 骨折 锁定 申请 配合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髌骨多轴万向接骨板,用于对骨折髌骨进行接骨固定,该接骨板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一与髌骨外表面相配合的弧形内表面,所述主体部外周与髌骨轮廓相适配,所述主体部上开设有多个镂空窗口,所述主体部上还开设有多个万向螺钉孔。本实用新型可对大面积、复杂粉碎性髌骨骨折进行牢固稳定的接骨,并且通过接骨板上开设的万向螺钉孔,将锁定螺钉以满意角度植入,达到准确定位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骨科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髌骨多轴万向接骨板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髌骨骨折的方法较多,主要包括克氏针张力带固定、髌骨爪固定、髌骨网固定、钢丝捆扎固定等,现有固定方式存在固定覆盖面小,对骨块的复位有偏差不准确,以及固定不牢固、不稳定等问题,且无法对大面积和复杂性粉碎性髌骨骨折进行准确、牢固的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髌骨多轴万向接骨板,结构简单,对大面积、复杂粉碎性髌骨骨折的固定更加准确、稳定、牢固,大大提高了髌骨骨折固定成功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髌骨多轴万向接骨板,包括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一与髌骨外表面相配合的弧形内表面,所述主体部外周与髌骨轮廓相适配,所述主体部上开设有多个镂空窗口,所述主体部上还开设有多个万向螺钉孔。
进一步地,上述主体部包括左固定板、右固定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连接于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之间,下固定板连接于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之间,左固定板、右固定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围成第一窗口。
进一步地,上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内轴固定板,内轴固定板将所述第一窗口分隔成多个所述镂空窗口。
进一步地,上述内轴固定板由第一内轴固定板、第二内轴固定板和第三内轴固定板组成,所述第一内轴固定板、第二内轴固定板和第三内轴固定板互相平行。
进一步地,上述左固定板、右固定板、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内轴固定板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上述固定板上每两个万向螺钉孔之间的连接部分板面宽度小于开设万向螺钉孔的板面宽度。
进一步地,上述左固定板、右固定板、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内轴固定板的厚度为1-2.5mm。
进一步地,上述的接骨板由医用不锈钢或医用钛合金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接骨板与髌骨表面贴合,其外周与髌骨轮廓相适配,通过进一步增加的三条内轴固定板,使本实用新型髌骨多轴万向接骨板可以对髌骨进行大范围覆盖,满足对大面积粉碎性骨折的固定;万向螺钉孔的设置,使手术时可根据骨折髌骨骨块的数量、位置,选择使用部分或者全部的万向螺钉孔植入相适配的锁定螺钉,利用万向螺钉孔的特性,确定植入锁定螺钉合理的方向角度,达到对骨折骨块的精准固定。
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不单可适用于普通髌骨骨折的复位固定,也适用于大面积、复杂性髌骨骨折的复位固定,达到定位准确、固定牢固的效果,也避免了术后骨块位移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髌骨多轴万向接骨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荷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荷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05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撑开可支撑植骨的支架
- 下一篇:新型桡骨远端内侧接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