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高压绝缘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0373.8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0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施乾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CAN模块 高压绝缘 隔离电源模块 检测电路 诊断电路 检测装置 高压器件 检测电池 主控单元 供电 检测 | ||
一种车载高压绝缘检测装置,包括MCU单元、高压绝缘检测电路、高压诊断电路、隔离CAN模块以及隔离电源模块;所述高压绝缘检测电路和高压诊断电路均与MCU单元连接;所述高压绝缘检测电路连接在待检测电池包的两端;所述高压诊断电路连接在待检测高压器件的两端;所述MCU单元与隔离CAN模块连接,通过隔离CAN模块与BMS主控单元连接,所述隔离电源模块与MCU单元连接,隔离电源模块与隔离CAN模块连接,为MCU单元和隔离CAN模块供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电池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高压绝缘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在电动汽车中汽车的动力来源是动力电池,它与传统的汽车不同的是采用300V到700V不等的高压,为整车动力系统及空调等系统供电。从电安全考虑,高压系统必须与低压系统(含车身)做电气隔离,并有绝缘性能的国标要求。如果高低压系统的绝缘性能下降,会对整车和驾乘人员造成身体伤害,因此对动力电池进行高压采样与高压部件的诊断、以及整车绝缘电阻的采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在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中主要包括温度、单体电压、电池包总压、总电流、绝缘电阻等功能模块设计,对上述电路的设计以及车辆静止或者行驶过程中上述参数的采集,以及相关的高压部件的诊断,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安全行驶和驾乘人员的安全,因此BMS设计中保证采样数据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包括:单一功能,只能实现电流或绝缘电阻或电压采样;没有编码输出功能,需要BMS主控单元做二次判断或者计算;功能分散,需要考虑安装、设计、维修等多方面的因素,或者功能集中于BMS主控单元,造成BMS主控单元设计成本过高,电路复杂、高低压共存于一块电路板上,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对绝缘电阻的测量和高压检测的多是集成于BMS主控板上,或者采用独立单元测量时只有绝缘电阻检测没有其他的功能,如CN201710316037.9,《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绝缘电阻检测系统、方法和电动汽车》方案中只给出了绝缘电阻的测量方法,且该方法是集成于主控单元中,没有诊断、通信、编码等多重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不足,主要将电池系统高压采集、高压部件电压采集诊断、绝缘电阻检测集中到一个装置中,具有校正、能编码输出高压系统状态、故障诊断等功能,提供了一种车载高压绝缘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高压绝缘检测装置,包括MCU单元、高压绝缘检测电路、高压诊断电路、隔离CAN模块以及隔离电源模块;所述高压绝缘检测电路和高压诊断电路均与MCU单元连接;所述高压绝缘检测电路连接在待检测电池包的两端;所述高压诊断电路连接在待检测高压器件的两端;所述MCU单元与隔离CAN模块连接,通过隔离CAN模块与BMS主控单元连接,所述隔离电源模块与MCU单元连接,隔离电源模块与隔离CAN模块连接,为MCU单元和隔离CAN模块供电。
作为优选,所述高压绝缘检测电路,包括: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第六开关K6、第七开关K7、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第一采样电阻Rs、第一绝缘电阻Rp以及第二绝缘电阻Rn;所述第一绝缘电阻Rp第一端与待检测电池包第一端、第一电阻R1第一端、电阻R2第一端连接,第二开关K2第一端与第一电阻R1第二端连接,第三开关K3第一端与电阻R2第二端连接,第一开关K1第一端与第二开关K2第二端、第三开关K3第二端、第二电阻R1第一端、电阻R3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K1第二端与第一绝缘电阻Rp第二端、第二绝缘电阻Rn第一端连接并与地连接,第二电阻R1第二端与第六开关K6第一端连接,电阻R3第二端与第七开关K7第一端连接,第六开关K6第二端与第七开关K7第二端、第一采样电阻Rs第一端连接,第一采样电阻Rs第二端与第二绝缘电阻Rn第二端、待检测电池包第二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03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