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危险废物协同处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78389.5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1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福泰;杨梦阳;郝福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大国华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宁东清大国华凯鸿环境资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处理装置 处置装置 危险废物 分离装置 废酸液 废液 分质 协同 废碱液预处理 固液分离装置 后续处理设备 综合处置装置 本实用新型 废液预处理 抗冲击负荷 废液处置 管路堵塞 设备腐蚀 依次相连 废碱液 能力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危险废物协同处置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分质预处理装置、综合处置装置、分离装置,所述分质预处理装置包括废酸液预处理装置、废碱液预处理装置以及表面处理废液预处理装置;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固液分离装置及废液处置装置。本装置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结构紧凑,可同时实现对废酸液、废碱液、表面处理废液的处理,解决了传统危险废物处置装置占地面积大、处置效率低、设备腐蚀严重、管路堵塞等诸多问题,经处理后的废液完全达到进入后续处理设备的标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危险废物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危险废物协同处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危险废物产量不断增加,2016年我国的危险废物产生量已增长至4850万吨。由于危险废物具有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毒性等,从产生、贮存、转移、处理、处置等各环节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亟需提高危废的处理处置技术水平,消除潜在的环境危害。
表面处理废液和酸碱废液是两类最常见的液态危险废物,表面处理废液中含有大量重金属离子,属于国家重点管控的危险废物之一,是一类对环境污染最严重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危险废物。对存在于表面处理废液中的重金属而言,各种常用方法并不能将其分解破坏,只能转移它们的存在位置和转变它们的物理化学形态;酸碱废液中除含有酸、碱外,还含有酸式盐和碱式盐、其他的酸性或碱性的无机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等物质,随意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和破坏,针对酸碱废水的处理,不仅要考虑降低废水的pH值,还要重点针对其他有害成分的去除。
中国专利CN 104609615 B公开了一种含重金属表面废水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废水收集后,一次反应工序添加氢氧化钠除去磷酸根,二次反应工序添加氢氧化钠除去铝离子,再经微电解反应工序将混合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还原,最后经钝化反应工序添加硫酸亚铁和氢氧化钠及CSE试剂,使混合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反应形成尖晶石型铁氧体沉淀排出。该发明实现了磷酸铁和氢氧化铝的回收利用,最终产生的污泥主要为铁氧体,其结构稳定,难溶于酸碱盐,无二次污染,脱水性好,易于分离。但该专利的缺点在于反应过程中要投加大量的氢氧化钠,提高了废水处理的成本,而且提高了废水的pH值,使其难以达到后续处理的标准。
中国专利CN 204151164 U公开了一种含重金属酸碱废液物化综合处理系统,包括废酸溶解槽、废碱溶解槽、废酸储槽、废碱储槽、综合反应槽、污泥沉降槽、缓冲集水槽、高效过滤机、废酸碱处理集水池、废气洗涤循环系统和板框压滤机。该系统适用于处理含重金属的多种酸碱废液的物化综合处理,包括酸碱中和、混凝沉淀、氧化还原、固液分离及尾气净化处理等,该发明可在满足酸碱废液处理技术要求的同时,减少人力和能源消耗,防止二次污染。但该发明中对于重金属只是针对废酸碱液中存在重金属离子的情况,并未专门设置针对重金属废水的处置工艺,系统的处理范围及处理能力都十分有限。
因此,设计一种危险废物协同处置装置是十分必要的,装置可将表面处理废液、废酸碱液同时进行处理,同时去除重金属及调节废液的pH值,再通过后续处理工艺使废液达到后续处理的标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危险废物协同处置装置,旨在降低运行成本、实现危险废物的协同处置,减少人力和能源消耗。
一种危险废物协同处置装置,包括:分质预处理装置,用于对不同来源的废液进行分质预处理,保证后续综合处置装置的稳定;综合处置装置,用于对经过分质预处理后的废液进行综合处置,装置内进行不同种类的反应,将废液的pH调节至合适范围,以及去除废液中绝大部分的重金属离子;分离装置,用于分离综合反应装置处理后产生的泥水混合物,下层污泥经分离后进入固化车间进行后续处理,上层废液进一步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大国华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宁东清大国华凯鸿环境资源有限公司,未经清大国华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宁东清大国华凯鸿环境资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783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造纸加工的水循环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给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