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带扶手式电梯厢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77835.0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7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陈薛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宗华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加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4 | 代理人: | 陈文香 |
地址: | 2778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扶手 弯杆 竖杆 容纳凹腔 铰接 本实用新型 电梯厢 扶手式 建筑用 扣环 锁杆 锁紧 体内 电梯发生故障 建筑电梯 正表面 侧壁 端头 厢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用带扶手式电梯厢,属于建筑电梯技术领域,它包括厢体,所述厢体内至少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容纳凹腔,容纳凹腔内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所述容纳凹腔内还设置有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第一扶手与第一竖杆铰接,第二扶手与第二竖杆铰接,所述第一扶手正面设有扣环,第二扶手正面设有锁杆,所述锁杆包括主轴弯杆与锁紧弯杆,主轴弯杆一端铰接在第二扶手的正表面上,锁紧弯杆连接在靠近主轴弯杆另一端的端头处且扣于扣环内。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厢体内壁的空间,设计合理,可供搭乘人员扶靠和乘坐,尤其是电梯发生故障时,被困人员无法久站的问题得到合理解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带扶手式电梯厢。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地上,对于建造一些高层建筑,工人们常常需要搭乘电梯通往建筑上层或顶层继续工作,而越高层的建筑,搭乘时间越长,这种临时电梯为了安全考虑,运行的速度一般较慢,由于建筑工人一天的劳动强度较大,搭乘电梯耗时较长,因此在电梯里休息可以让工人体力得到一定恢复,进而提高工作效率。现有的电梯厢内虽然设置一些可以扶靠的结构,但由于电梯厢内空间狭小,这些扶靠结构往往占用了电梯内部分站立的空间,并且扶靠结构无法承受体重较大的建筑工人搭靠,因此建筑用电梯扶靠结构的支撑性和合理性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带扶手式电梯厢,该电梯厢设计合理并且倚靠稳固,可适用于建筑工地上的乘员搭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建筑用带扶手式电梯厢,包括厢体,所述厢体内至少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容纳凹腔,容纳凹腔内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所述容纳凹腔内还设置有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第一扶手与第一竖杆铰接,第二扶手与第二竖杆铰接,所述第一扶手正面设有扣环,第二扶手正面设有锁杆,所述锁杆包括主轴弯杆与锁紧弯杆,主轴弯杆一端铰接在第二扶手的正表面上,锁紧弯杆连接在靠近主轴弯杆另一端的端头处且扣于扣环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均呈U型,第一扶手的开口端与第一竖杆铰接,第二扶手的开口端与第二竖杆铰接,扣环设置在第一扶手的闭口端正表面上,锁杆设置在第二扶手的闭口端正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扶手与第一竖杆下侧的铰接处以及第二扶手与第二竖杆下侧的铰接处均设置有防滑套。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套为橡胶套并套接在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套表面设有若干橡胶颗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扶手正表面固定有第一底座,扣环固定在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二扶手正表面固定有第二底座,锁杆的主轴弯杆铰接在第二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厢体内壁的空间,设计合理,可供搭乘人员稳定扶靠和乘坐,尤其是建筑工地上,可适用于搭乘人员较多或者搭乘人员较重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扣环与锁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厢体;2-容纳凹腔;3-第一竖杆;4-第二竖杆;5-第一扶手;6-第一扶手;7-扣环;8-锁杆;9-第一底座;10-第二底座;11-防滑套;81-主轴弯杆;82-锁紧弯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宗华,未经张宗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778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房曳引式货梯的轿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隔音减振轿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