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铸造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76612.2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7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师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瑞晖铸造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4 | 分类号: | B22D1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京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7 | 代理人: | 沈威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料轮 连续铸造机 结晶器 熔炼炉 本实用新型 出料装置 固定设置 控制模块 工作效率高 控制盒内部 报警模块 材料损耗 调距手轮 机箱侧面 机箱正面 间隙距离 连接故障 相对设置 智能温控 铸造设备 出料口 出料框 控制盒 机身 机箱 紧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连续铸造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正面固定设置有熔炼炉,所述熔炼炉底部与结晶器相连通,所述结晶器的出料口下方固定设置有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相对设置且中间留有引料间隙的第一引料轮和第二引料轮、用于安装第一引料轮和第二引料轮的出料框及用于调节引料间隙距离的调距手轮;所述机箱侧面设置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故障报警模块、智能温控模块、熔炼炉及结晶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续铸造机,机身紧凑,占地面积小,工作效率高,材料损耗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连续铸造机。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在产业结构调整、原材料紧张、能源短缺、环境生态日益倍受关注、消费者要求更加苛求的压力下,传统工业特别是以钢铁和有色金属为代表的金属材料工业,一直在追求技术进步和进行设备改造。传统的型模铸造工序复杂,需要造型,难以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还需要明火接触,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而连续铸造具有节约成本、改善铸锭品质、易于采用自动控制技术等优点,日渐受人青睐,然而现有的连续铸造机往往设有复杂的出料装置,需要人工监控操作,工作效率低,占地面积较大;且一旦需要铸造不同形状的铸材,需要换另一套出料装置或对出料装置进行较大改造,操作方式不灵活,难以适应中小型厂家用户的需求;且出料过程中高温状态的金属氧化,出现气孔,产品质量无法满足深加工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铸造机,机身紧凑,占地面积小,工作效率高,材料损耗低;可快速熔炼金、银、铜等金属材料,采用动力牵引铸造,可实现拉管、拉棒、拉片多种铸造材型,操作方式灵活;保护气体有效防止金属氧化,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了铸造材料的密度,避免出现气孔。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连续铸造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正面固定设置有熔炼炉,所述熔炼炉底部与结晶器相连通,所述结晶器的出料口下方固定设置有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相对设置且中间留有引料间隙的第一引料轮和第二引料轮、用于安装第一引料轮和第二引料轮的出料框及用于调节引料间隙距离的调距手轮;所述第二引料轮固定设置在出料框的内侧,所述出料框底板上还设置有水平滑动座,所述水平滑动座与第二引料轮相对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引料轮,所述水平滑动座的另一侧通过调节螺丝与调距手轮相连接;所述机箱侧面设置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故障报警模块、智能温控模块、熔炼炉及结晶器。
所述出料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出料速度的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与所述第一引料轮的转轴相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连接转动电机。
优选地,所述熔炼炉包括炉盖和炉体,所述炉体为由外壁和内壁组成的中空夹层结构,所述外壁上设置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所述中空夹层结构中封闭设置有加热电阻丝,所述加热电阻丝与智能温控模块连接,所述智能温控模块包括热电偶、温控器和固态继电器。
优选地,所述炉盖铰接设置于炉体上,所述炉盖上设置有用于观察熔炼炉内部状态的观察窗,还设置有抽真空出气口和保护气体进气口,所述抽真空出气口连接设置于机箱内部的真空泵;所述炉体上设置有用于密封闭合炉盖和炉体的炉盖扣杆。
优选地,所述机箱背面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第一保护气进口及第二保护气进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冷水供应装置,所述进水口连接所述冷却水进口,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冷却水出口;所述第一保护气进口和第二保护气进口连接用于提供保护气体的保护气体供应装置,所述第一保护气进口还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保护气体进气口,所述第二保护气进气口连接出料保护气管道的进气口,所述出料保护气管道的出气口设置于所述出料装置的引料间隙外侧。
优选地,所述机箱侧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控制盒的凹腔,所述凹腔的前端边沿与控制盒的侧边铰接,所述凹腔的后端上角处设置有折叠连接件的一端,所述折叠连接件的另一端设置在控制盒的顶面上;所述控制盒前端还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连接控制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瑞晖铸造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瑞晖铸造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766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坯连铸曲面足辊装置
- 下一篇:一种V轮接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