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式凹凸棒粘土壤进料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75408.9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4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黄春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龙文维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1/00 | 分类号: | B65G41/00;B65G33/24;B65G33/26;B66F3/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7 福建省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凹凸棒 土壤进料 螺旋式 旋转套 承台 底板 液压千斤顶 伸缩杆 底端 套筒 电机 本实用新型 从动皮带轮 螺纹支撑杆 螺旋推料杆 正反转电机 主动皮带轮 钢珠 工作效率 进料效率 稳定性强 移动方便 配电箱 配重块 输出端 万向轮 橡胶圈 支撑板 支撑杆 皮带 土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式凹凸棒粘土壤进料设备,液压千斤顶设置在底板上,万向轮固定在液压千斤顶的底端,配重块、承台与套筒均固定在底板的顶端,正反转电机与配电箱均固定在承台的顶端,旋转套盘设置在承台上,钢珠设置在承台与旋转套盘之间,皮带将从动皮带轮与主动皮带轮之间连接,螺纹支撑杆设置在旋转套盘上,伸缩杆的底端设置在套筒的内部,橡胶圈固定在伸缩杆上,电机与进料外壳均固定在支撑板的顶端,螺旋推料杆固定在电机的输出端上,LED灯设置在支撑杆上。该螺旋式凹凸棒粘土壤进料设备能够快速的实现凹凸棒粘土壤的进料,进料效率高,操作简单,移动方便,稳定性强,实用性强,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凹凸棒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螺旋式凹凸棒粘土壤进料设备。
背景技术
凹凸棒土又称坡缕石(Palygorskite)或坡缕缟石,是一种具链层状结构的含水富镁硅酸盐粘土矿物。其结构属2:1型粘土矿物。在每个2:1单位结构层中,四面体晶片角顶隔一定距离方向颠倒,形成层链状。在四面体条带间形成与链平行的通道,通道横断面约3.7*6.3A°。但是,现有的凹凸棒粘土壤进料设备不便于移动,稳定性差,不能根据相应的设备而调节凹凸棒粘土壤进料设备的高低,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螺旋式凹凸棒粘土壤进料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式凹凸棒粘土壤进料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螺旋式凹凸棒粘土壤进料设备,包括底板、液压千斤顶、万向轮、配重块、承台、套筒、伸缩杆、橡胶圈、正反转电机、配电箱、螺纹支撑杆、旋转套盘、从动皮带轮、皮带、主动皮带轮、钢珠、支撑板、电机、进料外壳、轴承、螺旋推料杆、加料斗、支撑杆、LED灯和排料斗。
液压千斤顶设置在底板上,万向轮固定在液压千斤顶的底端,配重块、承台与套筒均固定在底板的顶端,并且承台位于套筒的内侧,配重块位于承台的内侧,正反转电机与配电箱均固定在承台的顶端,并且正反转电机位于配电箱的左侧,主动皮带轮固定在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上,旋转套盘设置在承台上,钢珠设置在承台与旋转套盘之间,从动皮带轮固定在旋转套盘的顶端,皮带将从动皮带轮与主动皮带轮之间连接,螺纹支撑杆设置在旋转套盘上,伸缩杆的底端设置在套筒的内部,橡胶圈固定在伸缩杆上,并且橡胶圈位于套筒的内部,支撑板固定在伸缩杆与螺纹支撑杆的顶端,电机与进料外壳均固定在支撑板的顶端,并且电机位于进料外壳的左侧,轴承设置在进料外壳的左侧面上,螺旋推料杆固定在电机的输出端上,并且螺旋推料杆固定在轴承的内壁上,加料斗设置在进料外壳的上侧面上,支撑杆固定在进料外壳的顶端,LED灯设置在支撑杆上,排料斗设置在进料外壳的下侧面上。
优选的,所述螺纹支撑杆与旋转套盘之间是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从动皮带轮与主动皮带轮之间是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轴承上设置有密封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螺旋式凹凸棒粘土壤进料设备能够快速的实现凹凸棒粘土壤的进料,进料效率高,操作简单,移动方便,稳定性强,实用性强,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旋式凹凸棒粘土壤进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旋式凹凸棒粘土壤进料设备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旋式凹凸棒粘土壤进料设备B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底板1;液压千斤顶2;万向轮3;配重块4;承台5;套筒6;伸缩杆7;橡胶圈8;正反转电机9;配电箱10;螺纹支撑杆11;旋转套盘12;从动皮带轮13;皮带14;主动皮带轮15;钢珠16;支撑板17;电机18;进料外壳19;轴承20;螺旋推料杆21;加料斗22;支撑杆23;LED灯24;排料斗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龙文维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漳州龙文维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754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