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管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863870.7 | 申请日: | 2017-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4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 发明(设计)人: | 姜志伟;于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泛恩汇正(天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 代理公司: | 天津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13 | 代理人: | 栾志超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理单元 直流电池 电池管理单元 全钒液流电池 中央控制器 电池组 单体电池 管理系统 一端连接 路由器 用户端 远程监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 电池组阳极 电池组阴极 电流传感器 实时监控 交互性 接触器 客户端 输出端 升级 串联 数据库 | ||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组、电池管理单元和直流电池管理单元,电池组由多个单体电池串联构成,单体电池连接电池管理单元,电池管理单元通过CAN总线连接直流电池管理单元,直流电池管理单元通过485总线连接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一端连接路由器,另一端连接数据库,路由器通过Internet网络连接多个用户端,直流电池管理单元输出端通过接触器连接电池组阴极,直流电池管理单元通过电流传感器连接电池组阳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Internet网络实现全钒液流电池的远程监控系统,用户端无需安装,通过Web浏览器即可实现实时监控,交互性较强,且无需升级多个客户端,升级中央控制器即可,操作简单,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呼声日益高涨、天然气石油等能源日益枯竭,新能源和再生能源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关注的重大课题,作为新能源的代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然而风能和太阳能的输出与自然因素密切相关,自然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输出功率不稳定。为解决上述问题,储能技术在电网中得以推广,而液流电池作为储能系统的存储量介质也得到了广泛认可。
在众多化学储能技术中,全钒液流电池因具有使用安全、容量和功率可独立设计、寿命长、操作维护简单、绿色环保等优点而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而要实现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正常运行,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但是目前的电池管理系统无法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管理系统;尤其是能满足多用户多地点实时监控的全钒液流电池管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组、电池管理单元和直流电池管理单元,所述电池组由多个单体电池串联构成,所述单体电池连接所述电池管理单元,所述电池管理单元通过CAN总线连接所述直流电池管理单元,所述直流电池管理单元通过485总线连接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一端连接路由器,另一端连接数据库,第三端连接报警装置,所述路由器通过Internet网络连接多个用户端,所述直流电池管理单元输出端通过接触器连接所述电池组阴极,所述直流电池管理单元通过电流传感器连接所述电池组阳极;
所述单体电池为全钒液流电池,所述全钒液流电池包括电极、电池隔膜、电解液和循环泵,所述电解液由钒离子构成,所述电解液分为负极电解液和正极电解液,所述正极电解液由VO4+和VO5+离子溶液组成,所述负极电解液由VO2+和VO3+离子溶液组,所述电解液置于电解液罐中,所述循环泵置于所述电解液罐和所述电极之间,电池使用时,由所述循环泵将所需的所述电解液推送至所述电池组中,在所述循环泵的作用下,所述电解液在各个所述电解液罐和所述电池组的闭合回路中循环流动,所述电池隔膜为质子交换膜,所述电解液流过电极表面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完成充放电过程;
所述直流电池管理单元是电池管理系统的核心,所述直流电池管理单元负责与所述电池管理单元和所述中央控制器通信,所述直流电池管理单元通过所述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存储功能,所述直流电池管理单元包括电压测量电路、电流测量电路、环境温度测量电路、电解液压力测量电路、故障诊断电路、均衡控制电路和荷电状态检测子系统;
所述电池管理单元是电池管理系统的基本单元,所述电池管理单元包括单体电池电压采集电路,继电器切换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泛恩汇正(天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泛恩汇正(天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638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