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机械玉米棒扒皮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60999.2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6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新华 |
主分类号: | A01D45/02 | 分类号: | A01D45/0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温彪飞 |
地址: | 030012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棒 内筒 便携式机械 扒皮机 固定板 内表面 表皮 脱除 本实用新型 壳体外表面 内筒外表面 玉米收割机 橄榄形壳体 手柄 脱皮 弹簧支撑 电机驱动 加工装置 丘陵坡地 驱动齿轮 玉米种植 制造成本 驱动齿 壳体 坡度 电机 体内 携带 支撑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玉米棒加工装置,具体为便携式机械玉米棒扒皮机,解决目前丘陵坡地坡度超过20%,小面积玉米种植户无法应用大型玉米收割机对玉米棒表皮进行脱除处理,手工脱皮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的问题,方案:包括橄榄形壳体,壳体内支撑有内筒,内筒外表面设有驱动齿,壳体与内筒间设有电机,电机驱动端固定有驱动齿轮,内筒内表面通过弹簧支撑有固定板,固定板内表面设有秃齿,壳体外表面设有手柄。优点:1、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2、方便携带,操作简便;3、快速对玉米棒表皮进行脱除,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玉米棒加工装置,具体为便携式机械玉米棒扒皮机。
背景技术
我国具有大面积的丘陵坡地,对于农村土地坡度超过20%,小面积玉米种植户而言,大型玉米收割机无法使用,而手工对玉米棒进行脱皮处理劳动强度大,耗时耗工。因此,急需设计一种能够快速对玉米棒外部表皮进行脱除的机械装置,减轻农民劳动压力,提高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目前丘陵坡地坡度超过20%,小面积玉米种植户无法应用大型玉米收割机对玉米棒表皮进行脱除处理,手工脱皮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机械玉米棒扒皮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便携式机械玉米棒扒皮机,包括橄榄形两端开口的空腔壳体,所述壳体内支撑有与壳体内表面间隔设置的橄榄形空腔内筒,所述内筒外表面中部一周设置有驱动齿,所述壳体与内筒之间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固定有与驱动齿啮合的驱动齿轮,所述内筒内表面通过弹簧支撑有多瓣沿内筒长度方向纵向布置的弧形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朝向内筒内部的表面上设置有秃齿,所述壳体外表面设置有握持手柄。壳体内设置有电机驱动旋转的内筒,内筒内表面通过弹簧支撑有瓣状弧形固定板,固定板表面设置有秃齿,玉米棒由壳体上口部放入,弹簧支撑固定板与玉米棒表皮贴合,固定板在随内筒旋转时,秃齿与玉米棒表皮摩擦,从而将表皮从穗体上剥离,然后脱皮后的玉米棒由壳体下口部穿出。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2、方便携带,操作简便;3、快速对玉米棒表皮进行脱除,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纵向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横向剖视图;
图中:1-壳体,2-内筒,3-驱动齿,4-电机,5-驱动齿轮,6-弹簧,7-固定板,8-秃齿,9-握持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便携式机械玉米棒扒皮机,包括橄榄形两端开口的空腔壳体1,所述壳体1内支撑有与壳体1内表面间隔设置的橄榄形空腔内筒2,所述内筒2外表面中部一周设置有驱动齿3,所述壳体1与内筒2之间设置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驱动端固定有与驱动齿3啮合的驱动齿轮5,所述内筒2内表面通过弹簧6支撑有多瓣沿内筒2长度方向纵向布置的弧形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朝向内筒2内部的表面上设置有秃齿8,所述壳体1外表面设置有握持手柄9。
使用时,手握住握持手柄9,启动电机4,内筒2在驱动齿轮5的带动下旋转,将玉米棒由壳体1上口部纵向放入,弹簧6支撑固定板7与玉米棒表皮贴合,固定板7在随内筒2旋转时,秃齿8与玉米棒表皮摩擦,从而将表皮从穗体上剥离,然后脱皮后的玉米棒由壳体1下口部穿出,拨皮工作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新华,未经陈新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609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塞止式青贮饲料收获机
- 下一篇:一种农用绿豆收割机上的秧土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