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管式微生物鉴定微量生化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60972.3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3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黄荔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M1/24 | 分类号: | C12M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叶树明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化反应 注射针管 微生物鉴定 生化管 针头座 针管式 生化 本实用新型 容积刻度线 接种效率 连接使用 可信度 推注管 干粉 底物 管内 针盖 针头 去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管式微生物鉴定微量生化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针管,生化反应管,针头座;所述的注射针管内设有推注管,注射针管的表面设有若干的容积刻度线;所述的生化反应管前端与针头座相连,所述的生化反应管后端设有密封装置,去除密封装置的后端可与注射针管相连接使用,生化反应管内有由生化底物制成的生化干粉;所述针头座前端设有针头,针头上设有针盖。通过该技术方案使得微生物鉴定微量生化管接种效率高,操作方便,提高了实验的可信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鉴定微生物生化反应的微量生化管。
背景技术
微量生化管是细菌鉴定过程中使用的一种试验耗材,广泛应用于基层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以及医学院校微生物检验课程的常规教学中。它利用各种细菌具有各自不同的酶系统,因而在代谢过程中对底物的分解能力不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也不同的原理来鉴别细菌。不同系列的细菌鉴定所使用的一整套微量生化管数量较多,常规使用时非常重视无菌操作,每接种一根都要事先用沙轮把密闭的玻璃管割开,拗断备用,然后接种针过火焰消毒灭菌、冷却试温、挑取细菌,并将拗断的微量生化管的管口过火焰消毒灭菌,然后将挑好细菌的接种针在微量生化管的内壁反复研磨,以上操作完毕还要再次将微量生化管的管口和接种针过火焰消毒灭菌,如此反复数十次才完成一组实验操作,效率较低,而且每根微量生化管接种的菌量是随机的,不易量化,容易造成实验结果差异性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效率高,使用方便,实验效果明显可靠的一种针管式微生物鉴定微量生化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针管式微生物鉴定微量生化管:包括注射针管,生化反应管,针头座;所述的注射针管内设有推注管,注射针管的表面设有若干的容积刻度线;所述的生化反应管前端与针头座相连,所述的生化反应管的后端设有密封装置,去除密封装置的后端可与注射针管相连接,生化反应管内有由生化底物制成的生化干粉;所述针头座前端设有针头,针头上设有针盖。
优选的,所述的密封装置为密封条。
优选的,所述的密封条为无菌的的塑料材料。
优选的,所述的密封装置为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的密封盖与生化反应管通过卡扣连接,所述密封盖上有一与针管配合连接的开口。
优选的,所述的开口上设有小盖子。
优选的,所述的针头为金属针头或塑料针头。
优选的,所述的生化反应管,针头座,针头连接为一体成为微量生化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预先配置0.5麦氏比浊菌悬液,将微量生化管和注射针管组合,通过抽拉推注管完成微量生化管的接种,省去了将微量生化管试管口和接种针反复过火焰消毒灭菌的过程,提高了操作效率;
2.通过注射针管容积刻度的设置,可以确定每次每管吸取的菌液体积,保证每管内接种的细菌数量相对均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时的整体装置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微量生化管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微量生化管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密封盖示意图;
图中:1注射针管,2生化反应管,3针头座,4微量生化管,12推注管,13容积刻度线,21生化干粉,22密封条,23密封盖,31针头,32针盖;231开口,232小盖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未经漳州卫生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609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