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基基础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60784.0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4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袁建伟;李明;蔡俊勇;郭腾翔;何晓悦;王美英;齐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 |
主分类号: | E02D27/00 | 分类号: | E02D27/00;E02D5/4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荣永辉 |
地址: | 475099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层 混凝土搅拌桩 双排 防水膜 高弹性 上表面 地基 地基基础 防水砂浆 混凝土层 防潮层 砌石 铺设 室内 防水效果好 防水处理 固定牢固 两两相对 使用寿命 上端 | ||
一种地基基础构造,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很好的对地基进行防水处理及改善室内返潮等问题;包括多个防水层,防水层两两相对布置形成一个矩形,防水层上表面高于地基上表面,防水层内侧四周设有双排混凝土搅拌桩,在双排混凝土搅拌桩内侧均匀分布有多个灰桩,灰桩和双排混凝土搅拌桩上表面铺设有砌石层,砌石层上方铺设有混凝土层,混凝土层上方设有高弹性防水膜,高弹性防水膜上方设有位于防水层右侧的防潮层,防水层上端经防水砂浆连接防潮层;采用防水层和双排混凝土搅拌桩,增强了地基的强度,高弹性防水膜和防水砂浆高效解决室内返潮问题,此结构简单,固定牢固,防水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基基础构造。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资源的日益匮乏,近年来在沿海、沿江、沿河区域的软地基上进行的岩土工程日益增多,由于这些地基靠近水源,其土质中包括了大量的水源,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会削弱地基的强度及稳定性,还会因为墙体潮湿,室内出现返潮、墙体长毛的现象,以致影响人体健康及缩短房屋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地基基础构造,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很好的对地基进行防水处理及改善室内返潮等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多个防水层,防水层两两相对布置形成一个矩形,防水层上表面高于地基上表面,防水层内侧四周设有双排混凝土搅拌桩,在双排混凝土搅拌桩内侧均匀分布有多个灰桩,灰桩和双排混凝土搅拌桩上表面铺设有砌石层,砌石层上方铺设有混凝土层,混凝土层上方设有高弹性防水膜,高弹性防水膜上方设有位于防水层右侧的防潮层,防水层上端经防水砂浆连接防潮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防水层和双排混凝土搅拌桩,增强了地基的强度,高弹性防水膜和防水砂浆高效解决室内返潮问题,此结构简单,固定牢固,防水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2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多个防水层1,防水层1两两相对布置形成一个矩形,防水层1上表面高于地基2上表面,防水层1内侧四周设有双排混凝土搅拌桩3,在双排混凝土搅拌桩3内侧均匀分布有多个灰桩4,灰桩4和双排混凝土搅拌桩3上表面铺设有砌石层5,砌石层5上方铺设有混凝土层6,混凝土层6上方设有高弹性防水膜7,高弹性防水膜7上方设有位于防水层1右侧的防潮层8,防水层1上端经防水砂浆9连接防潮层8。
所述的防水层1四周密封组成一个封闭矩形。
所述的双排混凝土搅拌桩3的固化剂为P32.5或P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双排混凝土搅拌桩3的桩径为700mm,桩间距为500mm,排间距为500mm,各咬合200mm。
所述的灰桩4由生石灰、粉煤灰和粗砂组成。
所述的高弹性防水膜7由粉料和液料混合后涂刷形成。
所述的防水砂浆9的比例为1:2,防水砂浆9的厚度为20mm 。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未经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607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