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推进结构的胸外科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60050.2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11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郑太丹;陈权;唐骁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航安顺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向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6 | 代理人: | 段斌 |
地址: | 561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进结构 外壳内壁 引流装置 引流管 推进轮 胸外科 控制按钮 位置转动 齿轮盘 从动轮 显示屏 背面 电机 计时器 本实用新型 活动连接有 控制电路板 转速检测仪 表面转动 患者胸腔 螺栓连接 用户设置 正面焊接 准确控制 主动轮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推进结构的胸外科引流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壁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推进轮,所述推进轮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外壳内壁的背面且对应引流管的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轮,所述外壳内壁的背面且对应引流管的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二从动轮;所述推进轮的正面焊接有齿轮盘,外壳内壁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该具有推进结构的胸外科引流装置通过设置了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方便用户设置和查看插入长度,通过齿轮盘、电机、主动轮、计时器、转速检测仪、控制电路板、显示屏和控制按钮的配合,解决了现有引流装置虽然可以将引流管通过推进结构稳定的插入患者胸腔,但无法准确控制插入的长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推进结构的胸外科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引流管在胸外科手术后处理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的胸外科引流管只有引流功能,还需插入冲洗管进行冲洗,操作复杂,反复插管给患者极大损伤和痛苦。另外为保持胸腔引流通畅,经常需要挤捏引流管,但这些引流管的挤捏效果不好,不能产生较大的压差,对于堵塞引流管的凝血块和纤维素不能造成有力的冲刷效果,且对引流管固定会造成松动,穿刺处易感染;插管过程中手持固定架操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插管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但该固定夹只能起到固定插管和便于手持的作用,无法实现推进插管的动作,插管操作中仍然依靠操作者移动手臂实现插管的操作,对于不熟练的医生来说,手术过程中准确、稳定地移动手臂是非常困难的。中国实用新型CN204840411U中提出了一种具有推进结构的胸外科引流装置,该实用新型现有引流装置虽然可以将引流管通过推进结构稳定的插入患者胸腔,但该实用新型无法准确控制插入的长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推进结构的胸外科引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推进结构的胸外科引流装置,具备准确控制引流管插入的长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引流装置虽然可以将引流管通过推进结构稳定的插入患者胸腔,但无法准确控制插入的长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推进结构的胸外科引流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壁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推进轮,所述推进轮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外壳内壁的背面且对应引流管的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轮,所述外壳内壁的背面且对应引流管的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二从动轮;
所述推进轮的正面焊接有齿轮盘,所述外壳内壁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齿轮盘啮合,所述电机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计时器,所述外壳内壁的底部且位于电机的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转速检测仪,所述外壳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电路板,所述外壳的顶部镶嵌有显示屏,所述外壳的顶部且位于显示屏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钮;
所述控制电路板的输入端分别与计时器、转速检测仪和控制按钮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机和显示屏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内壁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池,所述电池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板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池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左侧贯穿外壳并延伸至外壳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外壳底部的两侧均焊接有支座,所述外壳的正面且对应引流管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推进轮,推进轮带动引流管移动,通过设置了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使得引流管与推进轮贴合更加紧密,通过设置了电机,电机可以通过主动轮和齿轮盘带动推进轮转动,通过设置了计时器和转速检测仪,可以检测推进轮的转速和推进时间,从而计算出引流管的插入长度,通过设置了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方便用户设置和查看引流管的插入长度,通过齿轮盘、电机、主动轮、计时器、转速检测仪、控制电路板、显示屏和控制按钮的配合,解决了现有引流装置虽然可以将引流管通过推进结构稳定的插入患者胸腔,但无法准确控制插入的长度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航安顺医院,未经贵航安顺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600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