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源插座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59464.3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7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林彰焱;黄怡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美瑞华医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俞梁清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座固定板 电源插座 防水垫 接口端 凸环 防水凹槽 防水结构 电源插头 密封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 供电源插头 密封状态 设备内部 嵌入的 对位 通孔 外周 嵌入 渗入 穿过 填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插座防水结构,包括电源插座、插座固定板和电源插头,所述电源插座固定于插座固定板内侧且设有接口端,所述电源插头位于插座固定板外侧并对位插入接口端内,所述插座固定板开设有供电源插头穿过的通孔,所述接口端外侧与插座固定板之间还夹设有防水垫,所述防水垫外周朝向插座固定板设有凸环,所述插座固定板对应开设有供凸环嵌入的防水凹槽。本防水结构通过在接口端外侧与插座固定板之间设置防水垫,防水垫外周设有凸环,所述插座固定板对应开设有防水凹槽,凸环嵌入防水凹槽后形成密封状态,能够填补插座固定板与电源插座之间不断变大的缝隙,从而达到密封防水效果,防止水分渗入设备内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接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插座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电源插座通常会有防水密封要求,由于电源插头需频繁对位插拔电源插座,多次插拔容易出现电源插座松动的情况,尤其是在电源插头插入的过程中,对电源插座会施加脱离固定板的的作用力,往往会造成电源插座的接口端与固定板出现端部缝隙的情况,容易渗入水,若进入设备内部的带电部件会发生危险,导致设备损坏或造成人身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源插座的防水结构,其能够密封电源插座,防止水分渗入设备内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源插座防水结构,包括电源插座、插座固定板和电源插头,所述电源插座固定于插座固定板内侧且设有接口端,所述电源插头位于插座固定板外侧并对位插入接口端内,所述插座固定板开设有供电源插头穿过的通孔,所述接口端外侧与插座固定板之间还夹设有防水垫,所述防水垫外周朝向插座固定板设有凸环,所述插座固定板对应开设有供凸环嵌入的防水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接口端开设有插孔,所述防水垫由软质绝缘材料制成,并对应插孔开设有供电源插头穿过的开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开口的口径大小等于插孔的口径大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开口的口径小于插孔的口径,当电源插头穿过开口时,所述开口的周缘翻折且翻折后的周缘被压紧于插孔内壁和电源插头外周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开口的单边口径较插孔的单边口径小1.5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插孔的口径大小等于通孔的口径大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源插座两端均设有凸耳,所述凸耳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电源插座两端通过螺钉锁紧于插座固定板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防水结构通过在接口端外侧与插座固定板之间设置防水垫,防水垫外周设有凸环,所述插座固定板对应开设有防水凹槽,凸环嵌入防水凹槽后形成密封状态,能够填补插座固定板与电源插座之间不断变大的缝隙,从而达到密封防水效果,防止水分渗入设备内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防水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防水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美瑞华医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美瑞华医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94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插座防水装置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一种医用输注泵电源接头防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