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上泄漏石油的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59172.X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2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薛洋;严德广;张佳欣;王璐瑜;宁阁;李林枫;张小辉;姚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5/04 | 分类号: | E02B15/04;E02B15/10;C02F1/40;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集智汇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7 | 代理人: | 李华;温黎娟 |
地址: | 61103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室 水位传感器 控制器 出水管 出油管 进液口 水位传感器检测 泄漏 水位控制器 侧壁连通 反馈信号 光传感器 收集装置 水位信号 装置本体 石油 海洋石油工程 本实用新型 收集效率 海上 室内光 侧壁 连通 检测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上泄漏石油的收集装置,涉及海洋石油工程领域。其包括:装置本体、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光传感器和控制器。装置本体包括分离室、进液口、出水管和出油管,进液口与分离室连通,出油管与分离室的靠近进液口的侧壁连通,出水管与分离室的远离进液口的侧壁连通;光传感器设置于分离室的靠近出油管的侧壁根据是否检测到分离室内光信号生产反馈信号;控制器根据第一水位传感器检测的第一水位信号高于第一水位传感器的水位控制器控制出水管打开,控制器根据第二水位传感器检测的第二水位信号低于第二水位传感器的水位控制器控制出水管关闭,控制器根据反馈信号控制出油管的打开或关闭。提高泄漏石油的收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石油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海上泄漏石油的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类对海洋石油的开采力度日益加大,但随之伴随的就是石油原油的泄漏问题。众所周知,石油原油地泄漏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恶劣的影响。例如,在2010年在墨西哥湾发生的原油泄漏事故,造成了大量的原油泄漏到海中,致使大量海洋生物死亡,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海洋生态系统,对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原油地回收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当前有各类原油收集装置,有仿生水母的小型收集装置,也有大型的船只巡航拦截网控制,也有用油面缩小压缩的方法进行收集等。各类方法各有优点缺点,普遍存在自动化程度较低、回收成本较高和回收效率底下等特点。
有鉴于此,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上泄漏石油的收集装置,包括:
装置本体,具有靠近装置本体的底部设置的分离室;
进液管,一端靠近分离室的顶壁设置并在装置本体的顶部形成进液口,另一端向装置本体的底部延伸并与靠近分离室的底壁的端部连通;
出水管,一端与分离室的远离进液口的侧壁连通,另一端贯穿装置本体的侧壁;
出油管,一端与分离室的靠近进液口的侧壁连通,另一端贯穿装置本体的顶部;
第一水位传感器,设置于出油管和分离室的底壁之间并用于检测分离室内油水分界面生成第一水位信号;
第二水位传感器,设置于第一水位传感器和分离室的底壁之间并用于检测分离室内油水分界面生成第二水位信号;
光传感器,设置于分离室的靠近出油管的侧壁并根据是否检测到分离室内光信号生产反馈信号;
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第一水位信号高于第一水位传感器的水位控制器控制出水管打开,控制器根据第二水位信号低于第二水位传感器的水位控制器控制出水管关闭,控制器根据反馈信号控制出油管的打开或关闭。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实施例中,上述进液口的尺寸沿靠近分离室至远离分离室的方向逐渐增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电动机和与电动机转子连接的螺旋叶片,电动机设置于进液口的开口处并将螺旋叶片伸进进液口。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悬挂装置本体的支撑架。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实施例中,上述支撑架包括主架体和多根副架体,电机设置于主架体,每根副架体的一端与主架体连接,另一端与装置本体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主架体的输油管道,输油管道的一端与出油管连通,另一端用于将分离得到的石油输送至回收船。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实施例中,上述出水管内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抽水泵,控制器根据第一水位信号高于第一水位传感器的水位控制器控制抽水泵打开,控制器根据第二水位信号低于第二水位传感器的水位控制器控制抽水泵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91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