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钢模的补焊块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58125.3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6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于慧敏;董素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纽博尔钢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9/06 | 分类号: | E04G9/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孟宏伟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体 块体 底面 钢模 贯通 补焊 螺孔 凹陷处 长圆孔 质心 本实用新型 方向平行 竖直直线 紧密性 外轮廓 钢坯 框形 肋板 裙边 用料 焊接 应用 环绕 垂直 封闭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钢模的补焊块,包括块体,呈长方体,块体上具备贯通的螺孔;板体,外轮廓呈长方形,板体与块体固定连接,构成框形的裙边,板体上具备有贯通的长圆孔;长圆孔的贯通方向与螺孔的贯通方向平行,板体的质心与块体的质心位于同一条竖直直线内。板体与块体上依次垂直、环绕封闭的四个平面固定。板体的底面低于块体的底面,板体的底面与块体的底面之间构成凹陷处,螺孔与凹陷处相接触。板体与块体之间连接有肋板。采用此实用新型节省了制作钢模的钢坯用料,提高补焊块与钢模之间的焊接紧密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模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钢模的补焊块。
背景技术
钢模一般由一整块长方体的钢坯一步步铣出,决定了钢模的尺寸形状受钢坯的尺寸和形状的限制。有时候钢模上部具备突出部,突出部的总尺寸较小,若是由一整块大的钢坯铣出则工作量巨大,浪费物料的情况也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钢模的补焊块,节省了制作钢模的钢坯用料,提高补焊块与钢模之间的焊接紧密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钢模的补焊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钢模的补焊块,包括:块体,呈长方体,块体上具备贯通的螺孔;板体,外轮廓呈长方形,板体与块体固定连接,构成框形的裙边,板体上具备有贯通的长圆孔;长圆孔的贯通方向与螺孔的贯通方向平行,板体的质心与块体的质心位于同一条竖直直线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块体为稳固的长方体,其中补焊块上的螺孔可以与钢模上的螺孔对接,从而增加了螺孔总的长度,螺孔再与较长的螺栓连接,对钢模起到很好的固定效果。也使得钢模无需为了轴向长度较长的螺孔而选用更厚的钢坯来加工,节约了钢坯原料的使用。板体的四边与长圆孔提高了较长的可与钢模的焊接边,提高焊接后的牢固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板体与块体上依次垂直、环绕封闭的四个平面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板体对称环绕块体设计,使得整个补焊块结构对称,不易发生受力偏向一侧的现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板体的底面低于块体的底面,板体的底面与块体的底面之间构成凹陷处,螺孔与凹陷处相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块体的底面不直接与钢模接触,块体的底部便无须加工得很光滑,降低了工艺要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板体与块体之间连接有肋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肋板起到加强筋连接部的作用,提高了块体与板体之间的结构稳固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肋板呈三角形,肋板数为四个。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三角形的肋板节约材料,结构支撑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肋板沿板体的长方形对角线方向布置,长圆孔为四个,分别与板体上的相邻四边呈平行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肋板的固定方式使得板体与块体之间连接紧密,同时不与长圆孔干涉,受力比较对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板体的底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2μ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板体的底面较为光滑,补焊块与钢模接触后,接触紧密、间隙小,便于进一步焊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块体和板体材质为铬钼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铬钼钢的熔接性好、加工性好、焊接容易、冲击的吸收性能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纽博尔钢模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纽博尔钢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81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涨模铝模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建筑用可伸缩模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