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煤气罐的吊牌式防拆RFID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57150.X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4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陶海军;陆凯华;张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朗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 | 分类号: | G06K19/07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扣环 天线 煤气罐 盖板 标签本体 基层 插头 插座部 吊牌 防拆 配合 本实用新型 弧形凹陷部 电感电流 两端设置 天线信号 插头锁 电连接 天线盖 管口 屏蔽 铜箔 电线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煤气罐的吊牌式防拆RFID标签,包括标签本体,其包括基层以及盖板,在基层上设置有RFID芯片以及第一天线,第一天线电连接RFID芯片,盖板将RFID芯片以及第一天线盖合在基层上,还包括一个用于连接标签本体的扣环,扣环呈弧形与煤气罐的管口相配合,基层的端部设置有与扣环相配合的弧形凹陷部,其该端部上设置有连个插座部,扣环的两端设置有两个插头,插座部与插头一一配合且将插入的插头锁死,所述扣环内设置有第二天线,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电线分别延伸至基层和扣环的端部,所述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之间可形成电感电流,且在盖板上设置有铜箔用于屏蔽第一天线信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RFID标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气罐的吊牌式防拆RFID标签。
背景技术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RFID中电子标签又由为重要,因为它的作用是用来识别物体的身份标识,其性能好坏,成本高低,都对整个系统的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在860MHz~960MHz频率范围内的RFID技术,具有识别距离远,动态下读取信息的能力强等特点,已被越来越多的行业所使用,电子标签取代条形码标签已成为必然趋势。
随着RFID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标签的种类也越分越多,过去在煤气罐冲站点,对于煤气罐的识别均采用人工识别的方式,这样的方法不但效率低,面目容易出错,电子标签的诞生,给煤气罐管理带来了新的管理模式。然后,由于RFID标签中有时会储存账户信息,因此有些不法分子便会从别人的煤气罐上拆取标签,从而占为己有,进而损害原拥有者的利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煤气罐的,且防止被盗的RFID标签。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煤气罐的吊牌式防拆 RFID标签,包括标签本体,其包括基层以及盖板,在基层上设置有RFID芯片以及第一天线,第一天线电连接RFID芯片,盖板将RFID芯片以及第一天线盖合在基层上,还包括一个用于连接标签本体的扣环,扣环呈弧形与煤气罐的管口相配合,基层的端部设置有与扣环相配合的弧形凹陷部,其该端部上设置有连个插座部,扣环的两端设置有两个插头,插座部与插头一一配合且将插入的插头锁死,所述扣环内设置有第二天线,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电线分别延伸至基层和扣环的端部,所述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之间可形成电感电流,且在盖板上设置有铜箔用于屏蔽第一天线信号。
进一步的,插头包括锥形部和柱形部,锥形部的最大直径大于柱形部的直径,所述插座部设有形状与插头相配合的锥形凹陷部和柱状凹陷部,所述柱状凹陷部的直径大于插头的柱形部直径,小于插头的锥形部最大直径,所述插头由可形变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基层和盖板之间填充有胶水将两者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上表面以及基层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阻燃层。
进一步的,所述插头内还设置有装有速干胶水的薄膜袋。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当插头插入插座部时,当插头的锥形部位于插座部的柱状凹陷部中会变形,当进入锥形凹陷部时,会回复原形,此时插头的锥形端部会与插座的柱形凹陷部的外端面卡合,从而将插头锁死,无法再次拆卸,进而防止不法分子的盗窃,且锤形部会刺破薄膜袋,使其中的不干胶流出,当不干胶凝固后进一步固定插头,使其无法拨出,从而防止标签被盗。且由于铜箔会屏蔽或者减弱第一天线的信号,当扣环部与基层分离后,通过直接感应标签主体部分时,第一天线的信号极其微弱,此时标签无法被独处;正常工作时,第二天线感应产生的信号通过电感作用传输至第一天线,再传输至RFID芯片,此时标签可以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天线分布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朗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朗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71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外接电源的复合通行卡
- 下一篇:一种电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