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永磁电机及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55894.8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12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徐飞;邱小华;乔正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4 | 分类号: | H02K1/14;H02K1/16;H02K3/28;H02K1/27;H02K3/48;H02K3/50;H02K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绕组 永磁电机 本实用新型 定子铁芯 接头设置 压缩机 三相电源引线 三相定子绕组 电机效率 线圈设置 转子 降噪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永磁电机及应用其的压缩机,永磁电机包括:转子、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定子绕组包括相连接的多个线圈,线圈设置在定子铁芯上,线圈包括第一类线圈和第二类线圈,定子绕组为三相定子绕组,每相定子绕组设有至少三个接头,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第三接头,每相定子绕组中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设置在第一类线圈上,每相定子绕组中的第三接头设置在第二类线圈上;其中,每相定子绕组中的第一接头和相邻相的定子绕组中的第二接头相连接;每相定子绕组中的第二类线圈与第一类线圈相连接,每相定子绕组中的第三接头与对应的三相电源引线或其他相的定子绕组中的第三接头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永磁电机可提高电机效率并降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永磁电机及压缩机。
背景技术
现有采用永磁电机的旋转式直流变频压缩机中,每相电流产生的磁势中存在谐波磁势,关键是低次谐波磁势,这些谐波磁势合成的旋转谐波磁势,会增加电机的温升,增大电机噪音,降低功率因数,降低效率。
为了改善电机噪音,目前行业内多采用优化谐波径向电磁力的方法。但电机的极槽配合一旦确定,那么最低阶次的径向电磁力始终存在,优化带来的效果并不明显。此外,谐波径向电磁力是由谐波磁密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这些谐波磁密同样也会影响电机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永磁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压缩机。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永磁电机,包括:转子;定子铁芯,其包括:定子本体,定子本体呈柱状;定子凸齿,定子凸齿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定子凸齿沿定子本体的周向间隔分布;及定子槽隙,定子槽隙由相邻两个定子凸齿限定而成;永磁电机还包括:定子绕组,定子绕组包括相连接的多个线圈,线圈设置在定子槽隙中并绕设在定子凸齿上,线圈包括第一类线圈和第二类线圈,定子绕组为三相定子绕组,每相定子绕组设有至少三个接头,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第三接头,每相定子绕组中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设置在第一类线圈上,每相定子绕组中的第三接头设置在第二类线圈上;其中,每相定子绕组中的第一接头和相邻相的定子绕组中的第二接头相连接;每相定子绕组中的第二类线圈与第一类线圈相连接,每相定子绕组中的第三接头与对应的三相电源引线或其他相的定子绕组中的第三接头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永磁电机,定子绕组的线圈包括第一类线圈和第二类线圈,其中,从不同相定子绕组的角度看,第一类线圈上的第一接头和相邻相的第一类线圈上的第二接头相连接,即第一类线圈采用相邻相之间首尾相接的方式连接,亦即采用角形连接;第二类线圈与同相的第一类线圈相连接,当第二类线圈通过第一接头或第二接头与第一类线圈相连接时,同相的第二类线圈、第一类线圈及与二者同时相连的相邻相的第一类线圈形成星形连接,当第二类线圈连接在第一类线圈中,则同相的第一类线圈和第二类线圈形成星形连接,进一步,第二类线圈上的第三接头也有两种接法,一是与对应的三相电源引线相连接,作为电源的接线端,二是与其他相的第三接头相连接,即三相之间采用尾尾相接的星形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角形连接和星形连接相结合的形式,相较于常规的单层交叉式、同心式绕组而言,可以降低定子绕组铜耗和谐波附加损耗,提高电机效率,同时还可以获得降低电机振动噪声的有益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永磁电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类线圈的匝数N2和第一类线圈的匝数N1的比值N2/N1的取值范围为0.49≤N2/N1≤0.6;第二类线圈的裸线直径d2与第一类线圈的裸线直径d1的比值d2/d1的取值范围为1.1≤d2/d1≤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58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马达定子单元结构及马达定子装置
- 下一篇:单齿模块、定子模块和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