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声波吊带裁剪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54201.3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8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杨锡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百灵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B23P23/06 |
代理公司: | 常州知融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2 | 代理人: | 路接洲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带 折弯组件 吊带 超声波焊接机 裁剪组件 输出组件 输入组件 裁剪机 超声波 气缸 平行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 焊接工序 机器操作 机械设备 生产效率 折弯 裁剪 自动化 伸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超声波吊带裁剪机,具有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输入组件、至少一个折弯组件、至少一个超声波焊接机、至少一个裁剪组件以及至少一个输出组件,物料依次经过输入组件、折弯组件、超声波焊接机和裁剪组件后得到吊带成品并由输出组件输送出去;所述的折弯组件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两根折带辊和位于两根折带辊中部上方的一个折带气缸,所述的折带气缸伸出后将物料顶入两根折带辊之间的间隙中,实现折带工序。裁剪工序、折弯工序以及焊接工序均由机器操作,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超声波吊带裁剪机。
背景技术
吊带主要应用于工业吊装领域,被广泛运用到船舶、冶金、机械、矿山、石油、化工、港口、电力、电子、运输、军事等领域。吊带因具有携带轻便、维护方便、强度高、不易损伤吊装物体表面等优异特点,故越来越受使用人员的青睐并在许多方面逐步替代了钢丝绳索具。
然而,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绝大多数吊带的生产仍旧主要依靠人工来完成,原材料经过机器裁剪以后,需要人工对其进行测量定位,最后再对其进行弯折及焊接固定,整个生产过程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超声波吊带裁剪机,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超声波吊带裁剪机,具有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输入组件、至少一个折弯组件、至少一个超声波焊接机、至少一个裁剪组件以及至少一个输出组件,物料依次经过输入组件、折弯组件、超声波焊接机和裁剪组件后得到吊带成品并由输出组件输送出去;所述的折弯组件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两根折带辊和位于两根折带辊中部上方的一个折带气缸,所述的折带气缸伸出后将物料顶入两根折带辊之间的间隙中,实现折带工序。
进一步限定,所述的输入组件包括至少两组第一夹送对辊和至少一个同步组件,每组第一夹送对辊包括相互夹紧的两个夹送辊,所述的同步组件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同步带、第二夹送对辊和第一压紧气缸,第二夹送对辊包括同轴辊和下压辊,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通过同步带同步运转,同轴辊与从动带轮同轴设置,下压辊在第一压紧气缸的压紧作用下压向同轴辊,物料依次经过两组第一夹送对辊和第二夹送对辊后完成输入工序。
进一步限定,所述的裁剪组件包括散热柱、热切刀和电热管,所述的热切刀设置在散热柱的底部,所述的热切刀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的电热管穿设在热切刀的安装孔中。
进一步限定,所述的输出组件包括输送带和平行间隔设置的两根输送带张紧辊,所述的两根输送带张紧辊运转过程中带动落于输送带上的吊带成品完成输出工序。
进一步限定,所述的折弯组件还包括第二压紧气缸,所述的第二压紧气缸伸出后压向其中一个折带辊并压紧。
进一步限定,所述的两根折带辊的工作表面均设置有网纹。
进一步限定,所述的同轴辊的工作表面设置有网纹,所述的下压辊采用的是橡胶辊。
进一步限定,所述的超声波焊接机的焊接头位于两根折带辊中部下方。
进一步限定,所述的超声波吊带裁剪机还具有打点机,所述的打点机的记号笔在输入的物料上做记号。
进一步限定,所述的机架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万向行走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声波吊带裁剪机,采用PLC控制、伺服定长和触摸屏人机界面对话,裁剪工序、折弯工序以及焊接工序均由机器操作,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精度高、操作简单方便等特点,适用范围广泛,尤其适用于集装袋吊带普通的标识裁剪以及吊带折带焊接固定后的标识裁剪。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百灵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百灵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42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