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助推式输液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54115.2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09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邓洁英;梁玉胜;李明爱;李明欣;谭日丽;苏悦珍;冯小艳;邹丽燕;黎晓敏;方秋玲;梁晓琳;程灵敏;陈月霞;梁翠萍;陈燕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汪庭飞 |
地址: | 52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架 推臂 助推把手 助推式 本实用新型 连接臂 向下倾斜设置 可移动底座 静脉输液 离床活动 输液挂钩 竖直设置 依次连接 手术后 支撑杆 上端 陪护 竖直 下端 工作量 护士 康复 进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助推式输液架,其包括输液架主体和助推把手;所述输液架主体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杆,其上端设置有多个输液挂钩,其下端连接有可移动底座;所述助推把手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推臂、连接臂和第二推臂,所述连接臂连接在所述输液架主体上,所述助推把手总体呈U形;所述第一推臂和第二推臂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推臂、第二推臂与竖直方向形成一夹角。本实用新型的助推式输液架使手术后需要静脉输液的病人在无陪护的情况下也能够离床活动,在不增加护士的工作量的同时,加快了病人的康复进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助推式输液架。
背景技术
胸科病人在手术后普遍体质较弱,需要较多的术后静脉补液,而为了促进术后恢复,医生提倡胸科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但是胸科术后病人因留置引流管连接胸腔引流瓶或需要输液等原因难以下床活动,使病人在无陪护人员照顾的情况下不愿意离床活动,从而容易引起肺不张、肺部感染或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康复进度,延长其住院时间。
目前患者离床活动时通常借助以下助行工具:一个是拐杖,拐杖可以辅助病人行走,但是其平衡性较差,老年人使用时容易跌倒;另一个是传统的助行器,其平衡性较好,但是病人需要两只手都支撑在助行器上,且助行器上没有辅助设施放置输液袋或引流瓶,病人需要护士或看护人员陪同协助才能进行离床活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助推式输液架,该输液架使手术后需要静脉输液的病人在无陪护的情况下也能够离床活动,在不增加护士的工作量的同时,加快了病人的康复进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助推式输液架,其包括:输液架主体和助推把手;所述输液架主体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竖直设置,其上端设置有多个输液挂钩,其下端连接有可移动底座;所述助推把手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推臂、连接臂和第二推臂,所述连接臂连接在所述输液架主体上,所述助推把手总体呈U形;所述第一推臂和第二推臂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推臂、第二推臂与竖直方向形成一夹角。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该输液架还包括:输液承托杆,所述输液承托杆包括水平设置的托臂和竖直设置的握杆;所述托臂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输液架主体上,另一端与所述握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输液架主体还包括:移动套管和定位螺栓,所述连接臂和托臂连接在所述移动套管上;所述移动套管套设于所述支撑杆且沿所述支撑杆上下移动,所述移动套管的外壁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定位螺栓与所述螺纹孔连接且压紧或松开所述支撑杆;当所述定位螺栓压紧所述支撑杆时,所述移动套管与所述支撑杆相对固定;当所述定位螺栓松开所述支撑杆时,所述移动套管沿所述支撑杆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套管上还设置有环形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夹角为45~60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推臂和第二推臂上设置有防滑胶套。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底座包括:三个支脚,所述三个支脚水平设置且沿圆周方向等分布置;每个所述支脚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另一端设置有万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上还设置有引流瓶放置架,所述引流瓶放置架靠近所述移动底座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上还设置有置物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未经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41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院用椅背角度可调节的输液椅
- 下一篇:输液固定夹、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