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拉型新式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51686.0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72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张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酉(天津)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72;H01B7/17;H01B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轻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块 连接板 外护套 电缆 本实用新型 内部设置 保护壳 内护套 抗拉 半圆凹面 半圆形状 转轴转动 翻盖 胶水 电缆卷 电缆卡 填充层 卷起 套合 散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拉型新式电缆,包括外护套,所述外护套的上方一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且连接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外护套的另一侧套合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翻盖,所述外护套的内部设置有内护套,所述内护套的内部设置有填充层,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连接板,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安装在连接板的两侧,连接板通过胶水与外护套固定连接,便于连接板的更换,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连接板组成一个半圆形状,使用人员将电缆卷起来时,当电缆经过半圆凹面时,可将电缆卡合进去,解决了电缆卷在一起时容易散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拉型新式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多架设在空中或装在地下、水底,用于电讯或电力输送,缆主要由以下4部分组成,导电线心用高电导率材料(铜或铝)制成,根据敷设使用条件对电缆柔软程度的要求,每根线心可能由单根导线或多根导线绞合而成,绝缘层用作电缆的绝缘材料应当具有高的绝缘电阻,高的击穿电场强度,低的介质损耗和低的介电常数,电缆中常用的绝缘材料有油浸纸、聚氯乙烯、聚乙烯、交联聚乙烯、橡皮等,电缆常以绝缘材料分类,例如油浸纸绝缘电缆、聚氯乙烯电缆、交联聚乙烯电缆等,保护覆盖层用以保护密封护套免受机械损伤,一般采用镀锌钢带、钢丝或铜带、铜丝等作为铠甲包绕在护套外,铠装层同时起电场屏蔽和防止外界电磁波干扰的作用,为了避免钢带、钢丝受周围媒质的腐蚀,一般在它们外面涂以沥青或包绕浸渍黄麻层或挤压聚乙烯、聚氯乙烯套。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电缆,在使用时存在一些缺陷,电缆的端头没有防水防潮的功能,且电缆不便收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拉型新式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电缆的端头没有防水防潮的功能,且电缆不便收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拉型新式电缆,包括外护套,所述外护套的上方一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且连接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外护套的另一侧套合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翻盖,所述外护套的内部设置有内护套,所述内护套的内部设置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内部设置有包袋层,所述包袋层的内部安装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内部安装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内部设置有导体,且导体延伸至外护套的一侧外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的长和宽与第二固定块的长和宽相等。
优选的,所述导体共设置有三个,且三个导体的直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外护套的直径大于内护套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外护套与连接板通过胶水粘贴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连接板,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安装在连接板的两侧,连接板通过胶水与外护套固定连接,便于连接板的更换,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连接板组成一个半圆形状,使用人员将电缆卷起来时,当电缆经过半圆凹面时,可将电缆卡合进去,解决了电缆卷在一起时容易散落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保护壳、转轴和翻盖,保护壳套合在外护套的一端,转轴起到连接保护壳和翻盖的作用,然后通过转轴可转动翻盖,使翻盖盖在保护壳上,避免了电缆的连接头雨天会触碰到水,或潮湿天气导致连接头接触到了水分,导致电缆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酉(天津)电缆有限公司,未经上酉(天津)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16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