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呼吸道开放专用充气式双下颌托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49725.3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96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纪维;陈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纪维;陈嘉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尚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335 | 代理人: | 李立藏 |
地址: | 225603 江苏省扬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颌 下颌托 充气气囊 充气球 上呼吸道 移动功能 直线滑块 充气式 内套管 气囊座 托举器 抬起 下端 本实用新型 病人呼吸道 滑动连接 停止操作 一端连接 直线导轨 止动螺丝 滑动 充气管 外套管 移动 充气 通畅 升高 开放 轨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呼吸道开放专用充气式双下颌托举器,通过直线导轨和直线滑块的滑动连接,实现直线滑块的滑动,进而实现气囊座的移动功能,进一步带动充气气囊的移动功能,使得一号下颌托和二号下颌托紧密接触后实现托下颌的作用,气囊座在移动至相应位置时,利用轨道止动螺丝将其固定,使其不再移动;内套管的下端连接充气气囊后插入外套管中,另一端与下颌托连接,充气管一端连接在充气气囊的下端一侧,另一端与充气球连接,使用时,医务人员首先将下颌托放置在病人的下颌下,然后操作充气球,向充气气囊内充气,下颌托随内套管的升高,把病人的下颌抬起,当下颌抬起病人呼吸道通畅后,停止操作充气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下颌托举器,尤其是涉及一种上呼吸道开放专用充气式双下颌托举器。
背景技术
全身麻醉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麻醉方式,全麻诱导期间,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供充分氧供,往往需要麻醉者托起病人下颌,维持气道通畅,同时将面罩加压扣于患者面部,实施辅助通气。现有的麻醉操作往往由麻醉医生手动完成,存在以下不足:1、托下颌、扣面罩通常需持续3~5分钟,时间长,体力损耗大,特别对于女性从业者倍感吃力,而且麻醉医生站在患者头部身体前倾位用力托举可能引发或加重腰椎间盘突出,严重危害麻醉医生的身体健康;2、占用人力,特别在我国目前手术床位与麻醉医生配比严重不足,麻醉医生人数严重短缺的情况更显突出;3、下颌托举效果因人而异、效果不确切,无法实现标准化操作。
针对目前全麻诱导过程中需要医生依靠双手对患者实施扣面罩、托下颌以开放气道、辅助通气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节型充气式扣面罩、托下颌装置,能够在为患者麻醉通气时方便地开放气道,提供高插管质量的全麻下颌托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麻醉技术领域应用的基础上,为治疗过程中下颌的托举提供一种辅助功能,设计一种上呼吸道开放专用充气式双下颌托举器,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上呼吸道开放专用充气式双下颌托举器,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固定底座为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固定底座上端安装有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端安装有两个直线滑块,每个所述直线滑块上端均固定设有气囊座,每个所述气囊座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外套管,每个所述外套管内部均插有充气气囊,每个所述充气气囊上端均连接有内套管,每个所述内套管上端均连接有下颌托,所述下颌托包括一号下颌托和二号下颌托,所述充气气囊下端一侧连通设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远离充气气囊一端连通设有充气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直线导轨和直线滑块为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直线导轨上端开设有若干均匀设置的螺丝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气囊座上端均安装有面罩固定挂钩和轨道止动螺丝,所述轨道止动螺丝位于面罩固定挂钩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轨道止动螺丝和螺丝孔为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气管上安装有充气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纪维;陈嘉,未经纪维;陈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497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