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热管支撑结构及太阳能集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47894.3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1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安玉存;李磊;王淑芹;齐峰;张秀廷;陈步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瑞星光热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25/12 | 分类号: | F24S25/12;F24S30/20;F24S40/8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热管 固定壳 支撑臂 太阳能集热装置 移动件 本实用新型 支撑结构 连接件 支撑点 底座 集热 连接集热管 热膨胀效应 太阳能集热 方向设置 高温作用 集热装置 平移动作 使用寿命 抛物槽 上端 伸长 焦线 聚光 伸入 下端 折损 支架 收缩 追踪 太阳 延伸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集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热管支撑结构及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底座、支撑臂和连接件,底座包括固定壳和沿集热管的延伸方向设置于固定壳内的移动件,固定壳固定于集热装置的支架上,支撑臂的上端与集热管通过连接件连接,支撑臂的下端伸入固定壳与移动件连接。当太阳能集热装置追踪太阳进行聚光集热时,集热管在高温作用下产生热膨胀效应,总长度变长,从而导致集热管的支撑点产生位移,支撑臂由于连接集热管,本实用新型在集热管支撑点产生位移时带动移动件,根据集热管的伸长或收缩产生相应方向的在固定壳内平移动作,确保集热管始终处于抛物槽焦线上,保证集热效果,并有效避免集热管弯曲折损,延长集热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集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热管支撑结构及太阳能集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槽式太阳能集热技术利用对日跟踪系统时刻追踪太阳方位,并采用抛物槽型聚光镜将低密度的太阳能反射聚焦到位于反射镜焦线上的高温集热管上,加热集热管中的传热工质,经换热系统产生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驱动蒸汽轮机发电。
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装置主要构成为:集热装置支架、高温集热管、集热管支撑件、抛物面反射镜及对日跟踪系统。其中,高温集热管通过集热管支撑件固定在集热装置支架上。由于高温集热管内管为不锈钢材质,当槽式太阳能集热装置聚光集热时,集热管受热膨胀长度增加,此时集热管支撑件会向集热管膨胀方向弯曲。传统集热管支撑件主要在支撑件下部连接弹性金属板,用以吸收支撑件弯曲偏移量。若采用此传统方案,当集热管支撑弯曲后,易将集热管拉离反射镜焦线,降低集热装置效率,甚至使集热管折弯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的集热管支撑件易将集热管拉离反射镜焦线,降低集热装置效率,并存在易使集热管折弯损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热管支撑结构,包括底座、支撑臂和连接件,所述底座包括固定壳和沿集热管的延伸方向设置于所述固定壳内的移动件,所述固定壳固定于集热装置的支架上,所述支撑臂的上端与所述集热管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支撑臂的下端伸入所述固定壳与所述移动件连接。
其中,所述移动件包括移动块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固定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移动块连接,所述移动块与所述支撑臂的下端连接。
其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其中,所述固定壳的上表面具有条状的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集热管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支撑臂通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固定壳中与所述移动块连接。
其中,所述移动块上设有滚动件,所述滚动件与所述固定壳的内表面接触。
其中,所述滚动件为滚轮。
其中,所述连接件为管卡,所述管卡连接相邻的两段所述集热管,所述管卡的下部与所述支撑臂的上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反射镜、集热管、支架和如上所述的集热管支撑结构,所述反射镜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端的抛物槽上,所述集热管沿所述抛物槽的焦线设置,所述集热管支撑结构一端与所述集热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瑞星光热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瑞星光热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478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聚能加热装置
- 下一篇:槽式光热集热器集热管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