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微电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43630.0 | 申请日: | 2017-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88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兆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伊默特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4 | 分类号: | H02K5/2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智汇聚晨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09 | 代理人: | 张宏威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组件 微电机结构 便于安装 弹性胶管 转子组件 后端盖 本实用新型 空心硅胶管 间隙配合 简易工具 后盖 良品率 微电机 子组件 放入 铆扣 铆压 压入 变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电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微电机结构,包括机壳、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和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置于机壳内,且所述的定子组件和机壳之间为间隙配合,定子组件和后端盖之间设有弹性胶管,并通过弹性胶管将定子组件固定在机壳内;定子组件不需强力压入,确保了定子组件和壳都不会变形,可以直接由简易工具轻推进机壳,到位后放入空心硅胶管,后盖再铆压住机壳,消除了压入定子组件和铆扣时损坏的因素,大大提高了成品良品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微电机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微电机的技术领域中,由于微电机的空间有限,其定子组件的安装固定基本上依靠与机壳过盈配合来装配,但这样的工艺有带来两个弊端,首先是装配后难以拆卸,强行拆卸后定子组件和机壳基本报废;其次是安装过程容易使机壳及定子组件损坏、变形,从而导致电机性能差异大或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微电机结构,消除了压入定子组件和铆扣时损坏的因素,大大提高了成品良品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安装的微电机结构,包括机壳、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和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置于机壳内,且所述的定子组件和机壳之间为间隙配合,定子组件和后端盖之间设有弹性胶管,并通过弹性胶管将定子组件固定在机壳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弹性胶管为空心硅胶管。
优选的,所述的定子组件包括定子冲片、PCBA、骨架和绕组。
优选的,所述的转子组件包括电机轴、永磁体和滚动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因定子组件外径与机壳内径是间隙配合,所以定子组件不需强力压入,确保了定子组件和机壳都不会变形,可以直接由简易工具轻推进机壳,到位后放入空心硅胶管,后端盖再铆压住机壳,消除了压入定子组件和铆扣时损坏的因素,大大提高了成品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微电机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安装的微电机结构,包括机壳1、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和后端盖2。定子组件包括定子冲片3、PCBA4、骨架和绕组6;转子组件包括电机轴7、永磁体8和滚动轴承9。
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置于机壳1内,且定子组件和机壳1之间为间隙配合,定子组件和后端盖之间设有弹性胶管5,弹性胶管5优选采用空心硅胶管,通过弹性胶管5将定子组件固定在机壳1内。
因定子组件外径与机壳1内径是间隙配合,定子组件不需强力压入,确保了定子组件和机壳1都不会变形,可以直接由简易工具轻推进机壳,到位后放入空心硅胶管,后端盖2再铆压住机壳1,消除了压入定子组件和铆扣时损坏的因素,大大提高了成品良品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同等替换和改进等,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伊默特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伊默特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436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升降床的永磁直流电机
- 下一篇:一种安装方便的直流牵引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