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主动密封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43498.3 | 申请日: | 2017-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0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罗学春;孙建云;杨光;周庆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白云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12 | 分类号: | F04D29/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环组件 静环组件 泵轴 主动密封 本实用新型 密封端面 相对设置 轴向方向 滑动 环形结构 密封领域 水泵 紧贴 渗漏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密封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主动密封环,包括均为环形结构且套设在泵轴上的静环组件和动环组件,静环组件和泵轴之间设有第一空隙,动环组件能够在泵轴上沿泵轴的轴向方向上滑动,静环组件的密封端面和动环组件的密封端面相对设置且二者之间设有第二空隙。本实用新型的主动密封环,设有均套设在泵轴上且相对设置的静环组件和动环组件,静环组件和动环组件之间设有空隙,且动环组件能够在泵轴的轴向方向上滑动,动环组件能够主动地紧贴于静环组件上,防止泵体内的介质进一步渗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密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主动密封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泵二次密封装置均为被动式二次密封,即当水泵本身的密封发生渗漏时,渗漏的介质会推动设在水泵上的二次密封装置,使得二次密封装置被动地形成二次密封。但是被动式的二次密封装置有可能会出现长时间闲置未使用后,二次密封装置的活动部件意外地被卡住,例如活动部件生锈或活动部件之间被异物入侵,导致渗漏的介质无法推动二次密封装置形成二次密封,最终造成水泵介质的泄漏,此时的被动式二次密封装置形同虚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动密封环在泵轴上套设有相对设置的静环组件和动环组件,动环组件能够主动地在泵轴的轴向方向上滑动并紧贴于静环组件,防止泵体内的介质进一步渗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主动密封环,包括均为环形结构且套设在泵轴上的静环组件和动环组件,所述静环组件和泵轴之间设有第一空隙,所述动环组件能够在所述泵轴上沿所述泵轴的轴向方向上滑动,所述静环组件的密封端面和所述动环组件的密封端面相对设置且二者之间设有第二空隙。
作为优选的,所述动环组件的内侧壁上沿所述动环组件周长方向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
作为优选的,所述泵轴的外侧壁上设有销钉,所述动环组件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销钉嵌入所述第二凹槽中。
作为优选的,所述静环组件的密封端面上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嵌设静密封环。
作为优选的,所述动环组件的密封端面上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嵌设动密封环。
作为优选的,所述静环组件的密封端面的外圆周一侧上设有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圈的横截面为O形。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泵轴的轴向方向。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圈的横截面为O形。
本实用新型的主动密封环,设有均套设在泵轴上且相对设置的静环组件和动环组件,静环组件和动环组件之间设有空隙,且动环组件能够在泵轴的轴向方向上滑动,动环组件能够主动地紧贴于静环组件上,防止泵体内的介质进一步渗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动密封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动密封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泵轴;11、销钉;2、静环组件;21、静环组件的密封端面;22、第三凹槽;23、静密封环;24、第五凹槽;25、第二密封圈;3、动环组件;31、动环组件的密封端面;32、第一凹槽;33、第一密封圈;34、第二凹槽;35、第四凹槽;36、动密封环;4、第一空隙;5、第二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白云泵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白云泵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434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备渗漏检测的主动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水泵及泵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