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气组织培养袋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40331.1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6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丁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山春之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润勤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5 | 代理人: | 付石健 |
地址: | 663099 云南省文山壮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孔滤膜 透气孔 袋体 口部 本实用新型 组织培养 透气 混合纤维素酯 聚偏氟乙烯膜 移栽成活率 植物组培苗 底部密封 发育不良 组培容器 玻璃瓶 玻璃化 尼龙膜 塑料瓶 透气性 覆盖 微孔 运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透气组织培养袋,包括袋体、透气孔和微孔滤膜,所述袋体底部密封,上部开设有口部;在袋体的口部以下开设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上覆盖微孔滤膜,所述的微孔滤膜为PTFE膜、尼龙膜、聚偏氟乙烯膜或者混合纤维素酯中的一种;所述微孔滤膜的微孔直径大于0.01mm。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克服了传统玻璃瓶、塑料瓶组培容器的缺点,运输更加方便。同时在袋体的口部以下开设有透气孔,透气孔上覆盖有微孔滤膜,增加了透气性,避免了植物组培苗容易产生玻璃化、气孔发育不良、移栽成活率低等后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织培养袋,特别涉及一种透气组织培养袋。
背景技术
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哈伯兰特预言植物体的任何一个细胞,都有长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近几十年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发展极为迅速。目前,随着植物组培技术的工厂化及生产规模扩张、远距离的异地销售等,许多组培厂已经逐渐减少使用传统玻璃瓶,也减少使用STF、聚丙烯等材料制造的组培瓶,从而减少组培容器占用培养室的面积,减少设施设备的大量浪费,提高长途运输效率,减少组培容器破损浪费。取而代之的是近几年在国内外开始采用一种新型的耐高温高压灭菌的聚丙烯透明塑料袋。广东农科院在香蕉组培苗生根阶段利用塑料薄膜袋代替玻璃瓶培养获得成功,目前此技术已在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香蕉组培生产企业应用,并已在园林作物红掌、铁皮石斛等多种植物组培上应用,甚至在海南、广东、福建等地部分组培公司已经开始全程采用组培袋进行组培苗批量化生产。
但是,现在逐步被推广使用的聚丙烯透明塑料袋,用它们做出来的组培苗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组培袋是完全密封的,植物组培苗容易产生玻璃化、气孔发育不良等后果,导致组培效率降低,成本上升。
因此现在植物组培产业需要一种既能克服传统组培瓶缺点,又能解决目前组培袋不透气这一弱点的新型植物组培容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输方便,透气性良好的透气组织培养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透气组织培养袋,包括袋体、透气孔和微孔滤膜,所述袋体底部密封,上部开设有口部;在袋体的口部以下开设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上覆盖微孔滤膜,所述的微孔滤膜为PTFE膜、尼龙膜、聚偏氟乙烯膜或者混合纤维素酯中的一种;所述微孔滤膜的微孔直径大于0.01mm。
进一步的,口部通过封口线密封。
进一步的,透气孔设在封口线以下1cm-3cm的位置。
进一步的,袋体采用PP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纸袋,克服了传统玻璃瓶、塑料瓶组培容器的缺点,运输更加方便。同时在口部袋体的口部以下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上覆盖有微孔滤膜,增加了透气性,避免了植物组培苗容易产生玻璃化、气孔发育不良、移栽成活率低等后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口部,2-袋体,3-透气孔,4-封口线,5-微孔滤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山春之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文山春之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403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物组培用封口膜
- 下一篇:设有热水清粪装置的豪猪猪舍